第三百二十八章 導演王允
全真小道童開局 by 餵狗的貓
2024-1-10 21:03
就在丘誌清修書之時,關中長安城下,已是戰雲密布。
事情也簡單,關中大旱,水位大降,原本就糧食不足的關中。
此時來了兩個吃糧大戶,王允等人,自然不樂意,加之而今,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在王允的努力下,已經處在開打的邊緣。
而今來了個馬騰韓遂,瞬間便讓即將開打的三方。
再次緊緊的抱在壹起,與馬騰韓遂等人,對峙起來。
丘誌清可是不管這些,在太原,以及河東兩郡。
糧食儲備,略有盈余之時,丘誌清便讓人,在上郡屯兵,屯糧,只要時機壹到,便可沿著秦始皇修建的直道南下。
不到半月,便可直抵長安城下。
完全沒必要,如同之前壹般,走蒲津渡。
之前之所以走蒲津渡,還不是因為。
自從秦始皇修建鹹陽直達九原的直道之後,在後來長達壹千二百多年的時間中,大漢竟然從未想過,把直道擴建。
將其形成壹個直道網絡。
可丘誌清就不同了,除了在陰山五郡大修長城之外。
在並州境內,大修道路,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在去年,晉陽和直道交通便連接起來。
從此,丘誌清出兵,便不需要從蒲津渡強行渡河,而是可以直接從上遊的龍門渡渡河,直接走新建的道路。
從秦直道南下,給長安壹個驚喜。
其實,大漢不修其他直道,丘誌清還是多少有些理解的。
在前期,大漢主要負責挨打。
擴建直道,為什麽?
讓挨打更加方便嗎?
至於之後,匈奴都沒了,秦直道便已經足夠大漢穩住邊疆所需,至於說並州的發展需求,呵呵,保證首都安全,
才是大漢首要考慮的事情,且當時大漢的戰略中心已經西移。
就連南邊的南越,都比並州有戰略價值。
因此,在擊敗匈奴的幾百年間,大漢的重心,都在西域,或者關東。
根本無力建設並州。
而且也便於防守,不是嗎?
便如同現在,長安想要防禦丘誌清的進攻,便只需要堵住蒲津渡便可。
根本無須多做擔心,以至於,丘誌清這才管這個東西,叫做驚喜。
三月中,丘誌清收到線報,馬騰韓遂,已經抵達長安城下。
丘誌清立刻集中虎賁四衛中的左右兩衛,過大河,前往上郡待命。
這次,他定要壹舉拿下長安,他的時間,真的是不多了……
丘誌清並未帶上徐榮,他現在已經是重點關註對象了。
不過丘誌清卻是帶上了段煨,因為他和丘誌清壹般,都是屬於那種,不在對方關註範圍之內的人物。
丘誌清是因為經常閉關,而段煨……純屬是因為他太過低調了壹些。
導致別說是長安方面的探子,就算是並州官員,也會時常忽略了段煨的存在。
要是沒有這點本事,他也不至於在王允等人混戰多年後才想起,還有他這麽壹號人存在。
他們的計劃是,走汾水,直接到龍門渡,而後西進,往西北而去,進入上郡境內,之所以要如此行進。
主要還是因為,丘誌清上次從長安撤退之時。
卻並未全部撤離,而是在蒲津渡對面,駐紮著兵馬。
長安方面為了堵住丘誌清,便在洛水駐軍。
隔著洛水,與並州軍進行友好交流。
其實便是監視,只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
既然要偷襲,那便要出其不意才是,在他們看來,最快的秦直道,反倒是最安全的存在,畢竟丘誌清要想走秦直道。
還必須從北邊繞道,這壹大圈下來。
他們早就知道並州軍的動向了,如此並無多大意義。
對了,順帶說壹句,在洛水隔河與並州軍對峙的,正是皇甫嵩。
要說也是魔幻,按理說,皇甫嵩把子侄都送往並州。
王允等人,應當褫奪他軍權才是,就算不直接下獄,至少也是個賦閑的下場,可人家皇甫嵩,卻是直接領了個監視並州軍的任務。
大大方方的,在洛水駐軍。
而且王允等人,還就相信他皇甫嵩的人品。
這大概就是當代人,都非常講信譽的原因吧。
還有壹個原因便是,李傕郭汜等人,堅持不同意皇甫嵩進長安。
笑話,皇甫嵩進了長安,還有他們好果子吃?
丘誌清在晉陽城中消失的事情,並未引起大家的留意以及討論,畢竟這種,使君沈迷修仙,時常閉關的事情。
並州官員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相信那些探子們,也不會在意什麽。
至於虎賁軍兩衛不見了的事情。
這屬於軍事機密,壹般不會有人知道。
加之,現在正值虎賁軍擴軍,大多人,都把註意力集中在這個事情之上,自然也沒人會在意,夜間乘船順汾水南下的虎賁軍。
丘誌清抵達上郡高奴縣(延安)之時。
張楊以及皇甫堅壽已經等候多時。
並且,此刻他們率領的虎賁左右兩衛,已經完成擴軍整編。
加上之前便抵達的補充兵員,合計有五萬人左右。
不是無法擴編,而是繼續擴編的話,會帶來糧草供應不足,以及指揮不靈便,戰鬥力下滑等壹系列問題。
五萬人,兩衛,剛剛好。
加上丘誌清的直屬衛隊,壹個兩千人的親衛營。
這次南下長安,怎麽說也是綽綽有余。
別說,還有洛陽出發,走潼關的吳獻。
以及南陽出發,走武關的賈詡這兩路人馬。
如若順利的話,他們將在長安城下,再次會師,大軍保守估計,將會突破八萬人大關,有可能還有突破十萬。
那時候,最棘手的,並不是兵馬不夠。
而是,糧草不足的問題。
因此,丘誌清才會向河東郡郡守宗浪,下達文書。
讓其籌備軍糧,彼時彼刻,太原河東的軍糧走東邊運輸,九原以及上郡,西河郡的軍糧,便就近囤積在高奴。
走秦直道,即可補給運輸。
又是丘誌清常用的,兩條補給路線。
不論是作戰失利,還是糧道被斷,都不會有潰退風險。
壹切準備就緒,只欠東風……
東風倏然而至,就在丘誌清來到高奴縣(延安)半個月之後,興平元年(第二十四年),四月底之時。
壹騎快馬,帶著自長安而來的密報。
壹路穿過形同虛設的直道關隘,飛報入高奴……
數千裏距離,三天便至,這便是秦直道高效。
丘誌清曾經還從董卓給自己的皇室秘藏中。
看到過大秦飛舟的記載,不知是否為真,裏邊記載,大秦除了有百丈飛舟之外,還有壹些單人飛行器。
很多大秦工程的勘探,以及關隘的選址。
都是靠著飛舟,以及飛行器的測繪,這才能快速完成。
據徐榮所說,他們墨家也有類似的記載。
想必不會有假,只是不知,這些東西,都被誰給銷毀了,或者說,是被藏起來,或者銷毀了……
誰知道呢,畢竟始皇帝是誰,那是要逆天的人。
雖然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異想天開了壹些。
書信中的內容,不出意外,便是李傕,郭汜,以及樊稠三人,與西涼過來的馬騰,韓遂兩人火並的消息。
丘誌清從情報中,看到的,滿滿的,便都是陰謀。
原因也很是簡單,還是軍糧鬧的。
關中被董卓鬧了數年,又被王允和西涼軍打了許久。
早已經不堪重負,主要是糧食的不足。
這讓王允等人,都有些焦慮,幸好,丘誌清這廝,拿了官位之後,還是比較守信用,將朝廷的賦稅,以及進獻,全部換成糧食。
每年倒也是足斤足稱,不曾缺斤少兩。
這才能保證,雙方都可以維持而今的兵馬。
當然,這是丘誌清的要求,他每年所給的賦稅,其實是不足的。
只能維持長安附近百姓,以及百官,軍隊的日常所需。
也就是說,丘誌清養著整個長安朝廷,當然了,他們也不是那麽自覺,不去克扣分給長安百姓的口糧。
而是丘誌清早已說明,什麽是給長安百姓的。
又有哪些,是給朝廷提供的。
如若發生強購糧草之事,並州便會興兵,清君側。
因此,雙方這才能克制住自己的獸性。
否則,百裏無人煙,便是最寫實的詞語,其實並非沒有人提議,重新疏通鄭國渠,恢復那片鹽堿地的灌溉。
奈何此時,誰人會去管這個事情。
就連提出這個建議的王允本人。
其本意也是想把李傕,郭汜,以及樊稠等人,支出長安城而已。
而今的情況,和當初丘誌清從長安撤退之前,並無什麽兩樣,還有由涼州三人,掌控著長安城,而王允等人,掌控宮城。
此等情況下,郭汜三人,就連上朝,都只敢去壹人。
更別提讓他們出長安城。
要是出了長安城,他們還想回來?
想都別想!
更別提還有洛水之畔的皇甫嵩,這廝能在洛水之畔駐軍,除了宮中的信任之外,還有他們極力反對皇甫嵩進京的因素。
否則,到時候長安城中平衡,定然被打破。
而今,又出現了壹股新的勢力。
西涼的馬騰和韓遂兩人,而今駐紮灞橋之側。
他們帶來的新的糧草來源,雖然沒有並州穩定。
可相對於並州給的那些,要是能夠奪下西涼軍的補給,有了西涼軍的糧草補給,他們三人的部隊,便可以再次擴充。
不說打破而今的僵局,就是騰挪空間,也會大上不少。
這是其壹,其二便是,他們和馬騰韓遂等人,已經談過。
問問要不要壹起打進宮中,誅殺王允等人。
不過卻是遭受到了自詡為漢室忠臣的馬騰拒絕。
真是可笑,當初妳們作為反賊之時,還是董相國,親自率兵討伐平叛的,當初,我等幾人,便在軍中。
而今壹個反賊,竟然大言不慚的。
說什麽忠於漢室,願為漢室盡忠。
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嗎?
他們這,明顯就是要和王允等人合作,弄死自己三人的節奏啊。
思及此,郭汜三人,定然不允許兩人進宮,反正沒有他們的放行,馬騰韓遂等人,哪怕再忠於漢室,也不可能進宮面聖。
無法進宮面聖,又被他們封鎖外城。
他們還怎麽密謀弄死自己三人?
而這些,都是王允之輩,想要看到的結果。
準確來說,這是王允和黃琬,楊彪等人,商議出來的結果,畢竟有了之前,差點玩崩盤的事情之後,王允雖然還是熱愛導演。
不過倒是收斂了不少。
也願意聽聽黃琬,楊彪等策劃人的意見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黃琬掌管了壹般的宮中禁衛。
黃琬的族人,黃忠,與他手下的李肅,都是勇將。
特別是,黃忠不僅武力可以和呂布不相上下,就連軍陣方面的能力,也比李肅,相對來說要強上不少。
也就是說,李肅不論是勇武,還是領兵。
都不是黃忠的對手,他還怎麽壹個人,制霸全場?
之前有呂布還好,而今,呂布都被打跑了。
只能充分的,尊重各位編劇的意見。
馬騰和韓遂,遠道而來,自然不會是來參見陛下的,至於什麽漢室忠臣的事情,聽聽就好,無非還是想要封賞。
只要自己等人答應,在其覲見陛下之時。
給予相應的封賞,他不相信,馬騰等人不動心。
而後再放壹些似是而非的消息,給樊稠郭汜等三人。
就不怕他們不起疑心,有所行動。
甚至於,哪怕就算是李傕郭汜等人,沒有行動,讓馬騰,韓遂兩人,成功進宮受封,也無所謂,只要讓他們知道。
他們在長安城,而非皇宮中。
遭到了西涼兵馬的刺殺,不論刺殺成不成。
只要讓他們知道是李傕等人做的便可。
最好是,讓他們無意間發現這個問題,那便更加完美了。
因此,不論如何,馬騰和韓遂的進京,都被王允等人,視作是減除李傕,郭汜,以及樊稠三人的壹個砝碼。
只要他們能在雙方火拼之時,壹舉拿下長安城。
將西涼三人組,趕出城外,那便是階段性的勝利。
順帶說壹句,大漢皇宮分布,其實不如明朝宮廷那麽嚴謹,其中還包括少府監,以及閣臺區,也就是大臣辦公的地方,不存在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