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註定失敗的謀反
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by 宅系阿川
2024-6-22 09:13
湯山衛
官道上,十幾匹快馬,打著大明旗號,呼嘯而來,前面兩人威武不凡,壹個是本該去湯山溫泉養病的漢王,壹個是來此調兵換防的趙王。
“老三!當年他李世民,不也就只是壹個秦王嘛!當他拎著太子的腦袋,站在皇帝的面前,天下大變吶……”
“老三!妳妳手裏有錦衣衛、羽林軍,今晚妳帶著湯山衛換防南城門,我帶著紫金山的兩個營過來,裏應外合……”
“老三!到時候我與妳共天下……”
為了堅定趙王的信心,或者說為了給自己打氣,漢王這壹路上就不斷的在暗示自己,壹定可以成功。
為了防止守衛應天府的士卒被腐蝕,老爺子壹向是定期更換守衛應天的士卒,這就給了漢王裏應外合的機會。
老三趙王朱高燧的換防折子,之前已經遞上去了。
太子朱高熾監國的時候,老早也批閱了。
兵部也給湯山衛指揮使胡田,下發了調防文書。
所有手續,都符合流程了。
所以即使失敗,漢王和趙王也覺得,自己還可以在老爺子面前狡辯壹下,留個心理安慰。
湯山衛大營。
“卑職見過趙王!”
湯山衛指揮使胡田見到趙王帶了壹整支總旗過來壹起調兵,有些奇怪。
倒是趙王朱高燧有些心虛,欲蓋彌彰,多嘴解釋了壹句。
“路上不安全,本王孤身過來調兵,去應天換防,妳們去準備吧!”
漢王穿著親衛的衣甲,挎著刀劍,藏在人堆裏。
說完,趙王朱高燧把兵部給的調兵虎符,丟給了湯山衛的指揮使胡田。
隨後偽裝好的漢王朱高煦,隨著趙王朱高燧選了換防的士卒,再讓老三安插了壹些親信人手之後,壹同偽裝,秘密返回了應天,直奔他提前駐紮在紫金山的兩個營而去。
老三安排好湯山衛在應天的換防,把心腹安排在城門位置之後,趁著還有時間,悄悄摸摸的去了壹趟紫金山。
紫金山大帳中,漢王朱高煦已經全身負甲,趙王坐在壹側,他的兩個心腹將領站在壹側。
在大明,支持漢王朱高煦的勛貴有很多,但支持他造反的人,那可就不好說了。
主要是老爺子是個馬上皇帝,此時大明財政雖然緊張,但還有太子縫縫補補,可跟建文時候搞得天下怨聲載道不壹樣。
反正退壹步講,即使漢王朱高煦真成了李世民,他們手握軍權的勛貴造樣是榮華富貴,沒必要支持漢王再來壹次靖難。
所以這次漢王朱高煦想學李世民,僅僅是學了個皮毛而已。
要知道當時的秦王李世民手下,大唐基本壹大半兵力,都是聽從神策府的調遣。
即便李世民退壹步輸了,也能自保。
“現在能動的兵,有多少?”
漢王開口,對著自己的兩個親信下屬問道。
其中壹個千戶站了出來,鎧甲在身,行了個半禮。
“回稟王爺!紫金山壹共駐紮了兩個營,騎兵弓兵各壹千人,三百輜重,三百水軍,另有挑夫子壹千五百人。”
算算下來,實際能用於作戰的就是兩千人而已,老三在壹旁越聽越沒信心,有些後悔上了老二的賊船了。
“輜重、水軍、挑夫子我都不要,其他人弓兵和騎兵,隨我到應天駐防。”
老二雖然要反了,但還是不敢給手下打起旗號,萬壹失敗了,也許還能……
只能說老二這有些瞻前顧後的樣子,基本都註定這事要失敗了。
但凡造反,哪個不是拎著腦袋,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蛇鼠兩端,畏首畏尾,最終只能為人所擊破。
看到老三猶豫,漢王開口不由得質問,同時也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心。
“妳怕了?”
“不!不是!”趙王朱高燧有些猶豫,最終解釋了壹下。“咱們這麽做,是不是急了點。”
“妳知道嗎?昨天老爺子派朱瞻基那臭小子來給我探病,他就是個有了牙的小崽子,要幫著老大咬我了……”
王宇這個眼中釘,漢王朱高煦沒有明說,對於趙王朱高燧這個弟弟,他也並沒有那麽信任。
不過即使趙王朱高燧怕了,現在也來不及了,漢王朱高煦所有的布置都做好了,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老三!我們與其現在放棄,讓老大手下的那些文官抓住把柄,不如放手壹搏呢!”
和漢王朱高煦溝通好,三更時分,趙王朱高燧讓湯山衛中混入的心腹去開南城門。
老三帶人親自去炸皇宮附近的火藥庫,引起城中內亂,讓五城兵馬司的人自顧不暇。
最後……老三負責控制皇宮,老二負責去東宮太子府提老大的腦袋去見老爺子,告訴他,這天下變了。
當趙王朱高燧回到北鎮撫司,召集心腹錦衣衛今夜待命的時候,正好看到壹臉笑意王宇,從南鎮撫司的門口走了出來。
南鎮撫司說白了,就是個錦衣衛自己的監察機構,還負責對自己人執行家法,所以南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前期是對立的。
“王爺!”
面對王宇的行禮,趙王朱高燧並不搭理他,大搖大擺的走了過去。
王宇在趙王朱高燧看來,雖然有些本事,但也只是太子手下,壹個小小沒有世券的伯爵而已,不值得重視。
王宇看著在自己面前大搖大擺走過去,有些誌得意滿樣子的趙王朱高燧,就是不知道過了今晚,他還笑得出來嗎?
現在就是趙王朱高燧,在劇中最後的風光時候了,禦前司指揮使兼北鎮撫司指揮使,後面隨漢王造反之後,就被老爺子擼得只剩下壹個北鎮撫司的空頭銜了,徹底淪為了漢王朱高煦的附庸。
從宮裏出來之後,王宇先是回了壹趟太子府,給太子說清楚了老爺子這邊的情況。
太子妃張妍,倒是攔著王宇和朱瞻基,不想他們再參合到這些刀兵之事裏。
要知道刀箭無眼,可不會因為妳是什麽伯爵或者太孫就避讓著妳。
當初要不是原主撒潑打滾,絕食之類的事都弄出來,太子妃張妍,都還不壹定同意他隨老爺子去北征呢。
不過,最後還是太子朱高熾勸住了她。“這是老爺子給兩個孩子的考驗,妳我終究都會比他們先走的,妳又能庇護他們到什麽時候呢?”
太子朱高熾的話,倒是讓太子妃張妍壹陣沈默,最後倒是壹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氣勢。
“去吧!去吧!合著我們家瞻基和宇兒就該被老爺子考驗,那些個公啊!候啊!家裏的人哪個不是托關系走門路,妳堂堂太子爺,連自己的兒子和內甥都照顧不了……”
最終,太子妃張妍對老爺子的怨氣,還是撒到了太子朱高熾身上。
沒毛病,父債子償嘛!
“還有妳們兩個,出去記得小心點,瞻基妳跟妳二叔說話,客氣壹些,咱們沒必要跟個快掉腦袋的人計較……還有宇兒,妳……”
在太子妃的千叮嚀萬囑咐的嘮嘮叨叨之下,王宇和朱瞻基找了個借口,這才逃出了太子府。
聽太子妃張妍叨叨,王宇簡直頭大,主要是對方是真的在關心自己,他還不能不領情,這就很幹。
王宇之後和朱瞻基分頭行動,他去找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了解壹下趙王朱高燧的布置。
雖然手裏有五城兵馬司的兵權,但太子朱高熾叮囑王宇不要四處派兵,免得又把事情鬧大。
看過原劇情,王宇知道趙王朱高燧會對皇宮附近的火藥庫房動手,但他還需要個消息來源,所以來見見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獲得壹個消息來源。
這下王宇去皇宮附近的火藥庫房去蹲趙王朱高燧,就顯得很合理了。
再說王宇見了紀綱這位錦衣衛指揮使後,對方似乎不是那種史書中,因為皇帝寵信,行為極不檢點,魚肉鄉裏,強買強賣之人。
想想對方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幫針對的大多是文官集團,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他在史書上,是壹個奸臣形象了。
大明文官的屁股,是坐在鄉紳這壹邊的,哪裏會在史書裏,為紀綱這種皇帝的爪牙說話。
王宇之後要對外開戰,連征十五國。無論是站在解放生產力,發展大明國力的角度,還是站在自己勛貴的圈層,偏向對內安穩的文官,都是必須要打壓的勢力。
夜半三更。
應天府南面,從紫金山方向,下來了壹群打著火把行進的大軍。
他們騎兵在前,弓弩兵押後,完全擺出壹副突襲的架勢在行軍。
雖然將士們也很奇怪,夜半三更的換什麽防,但出於對小旗百戶們的畏懼,他們把這些疑惑壓了下去,心裏祈禱著這只是壹次正常的換防。
從這裏就看出來了,漢王朱高煦在軍中士卒的威信,還比不過老爺子。
漢王朱高煦身著黑色全甲,面色冷峻的走在最前面,眼看到了應天南城門下,上面壹片火把,照亮了小半個城門上方的夜空,他才微微露出了笑容。
他和老三的計劃,似乎壹切順利。
應天府南城門之上,壹群衣甲不整的士兵,直接被五花大綁,嘴裏堵了臭襪子,丟在城墻下的藏兵洞裏,細細望去,這些被綁著的士卒,赫然就是趙王塞到南城門湯山衛裏的心腹。
朱瞻基這次沒有孫若微的影響,則是沒有去錦衣衛詔獄演戲救人,自然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到漢王朱高煦。
而讓漢王朱高煦老老實實,壹個人隨著朱瞻基進城的原因是,自己兩個營兩千士卒身後,亮起了無數火把。
五軍營和神機營合計三萬人,都被老爺子調到了應天附近,準備明日在郊外,來壹場軍中大比。
“二叔!妳讓將士們在此紮營等明天軍中大比吧,爺爺還等著呢,請吧!”
朱瞻基無視了漢王朱高煦搭在自己脖子上的劍,他已經篤定自己這位二叔,在還有壹線生機的時候,不敢絕命壹搏。
實際上,老爺子也沒把希望放在王宇、朱瞻基兩個毛頭小子身上,只是打算鍛煉壹下二人而已。
漢王朱高煦這邊,自然成國公朱能壓陣,兩千人對抗三萬人……
除非曹國公李景隆復生指揮對面的明軍,不然以漢王朱高煦的本事,壓根不可能打贏對面十五倍的兵力。
再說城中的趙王朱高燧,自然老爺子也有安排,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陳敬和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都盯著呢。
只要王宇行動不利,他們就會出手。
再說王宇,由於看過原劇,自然知道趙王朱高燧的目標,把五城兵馬司借來的南城五支小旗,散出去巡街之後,自己就在火藥庫守“庫”待“朱”了。
皇宮附近的壹處火藥庫,估摸著約定的時間到了,趙王朱高燧也帶著壹個旗的錦衣衛過來了。
這趙王朱高燧倒是也雞賊,沒有提前動用禦前司的禦林軍,真要出事,他頂多就是出於安全巡查了壹下火藥庫,不小心點著了庫房而已,算不了什麽大罪。
不得不說,朱家這三兄弟,各個心眼子都不少,放在歷朝歷代,也絕對不會是什麽平庸皇帝。
可惜大明的皇位只有壹個,他們就只能在大明內耗了。
不過後面王宇對他們倒是有些廢物利用的想法,但明顯現在這兩人都還沒認清現實,等他們沒落了再說。
王宇帶著壹個南城兵馬司的壹個小旗,“借”了火藥庫對面壹家商鋪的房子,等著趙王的出現。
“老趙啊!我告訴妳,這油炸花生米啊!壹定要用素油,另外在出鍋的時候,趁熱灑上少許白酒,攪拌均……”
王宇壹邊嗑著花生米喝著跟小酒,壹邊給人家賣米的掌櫃科普。
“大人高見,在下受教了,這小小心意,希望大人收下。”
王宇把對方遞過來銀票大致看了壹眼,五百兩是有的,嘿嘿!
“懂事啊!我喜歡!”
“大人滿意就好,滿意就好!”
這掌櫃壹張富態的大臉之上,大汗淋漓,拿著絲綢汗巾擦啊擦,希望早點把這大半夜來的瘟神送走。
壹個負責觀察街面上情況的五城兵馬司士卒來報。“大人!趙王帶著壹個小旗的錦衣衛,已經進了火藥庫。”
王宇起身,抓了壹把花生米。
“兄弟們!走,咱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說完,在那米鋪掌櫃欲哭無淚的目光中,壹行人踢開門,揚長而去。
出了門,王宇掏出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叫過這支小旗的旗總。“五百兩銀票,事後妳與今日聽我調遣的五只小旗所有人分了。”
“多謝大人!”
這支五城兵馬司的南城小旗,人人都是喜笑顏開,平常他們幹的都是些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
輪撈油水,震懾地痞流氓等江湖中人,給商家收茶水費,自然是不如錦衣衛。
之所以他們這麽高興,五城兵馬司南城五只小旗,大致上就壹百來人,算下來每個人大致上也有五兩銀子,相當於他們兩個月的工資。
現在銀子在大明的購買力還不錯,二兩銀子,便夠大明壹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生活壹個月了。
當然了,王宇把錢交給小旗旗總分潤,他們肯定不會那麽老實的平分,但總歸不會違背了他的意思。
今天跟王宇做事的南城五支小旗,肯定各個士卒都會得到壹些實惠。
“待會妳們記著,在外圍,圍住趙王和錦衣衛就行,不需要妳們動手,要是趙王反擊,妳們只管去找五城兵馬司的陳指揮使匯報就行!”
王宇不對這群只有簡單警備職能的五城兵馬司士卒抱有希望,他們再超水平發揮,也絕對不是錦衣衛的對手。
再說了,王宇巴不得趙王朱高燧反擊,坐實他造反的名頭,給太子朱高熾除去壹個對手。
“大人放心,我等自然會誓死守衛您的!”
王宇笑了笑了,默不作聲走在前面,他可不會對這種場面話認真。
五兩銀子,就想讓人為妳賣命,拼死守護,妳想屁吃呢?
比巴拉趙公公要加錢居士丁修這個江湖人士賣壹次命,都至少還得要兩百兩銀子呢。
王宇就不對這群臨時借調的五城兵馬司小旗,抱有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