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

賊道三癡

歷史軍事

靈隱寺開山門三十年,信眾漸多,香火轉旺,但這樣俊美的少年香客還是第壹次見到。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章 寒雨溫情

上品寒士 by 賊道三癡

2025-2-12 17:48

  自九月初以來,從建康至會稽壹直無雨,冬麥幼苗大多受旱,在山陰民眾騷亂這壹日,十月二十二日傍晚,天淅淅瀝瀝下起了冷雨,氣溫壹下子寒冷了許多。
  這天夜裏,陳操之與謝道韞在郡驛夜談,照例是陳操之到謝道韞的住處,小嬋被柳絮、因風二婢留住在外間說話,內室只有陳操之與謝道韞獨處,這樣謝道韞可以不用變聲說話——
  未敷粉的謝道韞面容潔凈,細長的眉毛紋絲不亂,細長的眼眸偶壹顧盼,黑白分明,說話時梨渦淺現,言語機智,氣質優雅動人。
  “子重,為何不審訊職吏張倫和那二十多個鬧事民眾?是覺得即便審出幕後主使是陸氏、賀氏,以妳我之力暫時也無法對付他們是嗎?”
  “是,我在等郗嘉賓的消息,郗嘉賓也知道吳郡、會稽是最難推行土斷的,對抗激化不可取。但和風細雨肯定也收不到成效,郗嘉賓秉桓公之命將會嚴懲某高位者來立威,如此,士庶震懾,土斷就會易行得多。”
  謝道韞“哦”的壹聲,說道:“此事我卻不知,子重是桓公心腹,我不是,幼度也不是。”
  陳操之隨口笑道:“妳是我之心腹——”話說出口,覺得頗有不妥,雙手合什,意示致歉。
  謝道韞面皮羞熱,橫了陳操之壹眼,說道:“待子重做了黑頭公才可以這麽說。”
  陳操之道:“是我失言,英臺兄不要揪住不放取笑嘛。”
  謝道韞笑了笑,問:“桓公要拿誰來立威?陸氏?這很難吧。”
  陳操之道:“大約是以司馬宗室來立威,尚不知哪個王要倒黴——”
  謝道韞失笑:“果然沒有比皇家宗室更適合立威的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自來就是虛言,未想能施行於今日。”又嘆道:“晉室衰微,莫此為甚。”因想起三叔父的叮囑,三叔父不希望陳操之助桓溫篡位,保持目前皇室、執政門閥、世家大族三足鼎立是最好的局面,謝道韞也是這麽認為的,但她與陳操之接觸日久,感覺陳操之並非壹意攀附桓溫,陳操之有高貴的操守和寬廣的胸懷、有未蔔先知的洞見和悲天憫人的深情。她知道陳操之不需要她提醒什麽,這男子心如明鏡——
  陳操之道:“此次土斷若有成效,可緩解朝廷人力財力的困窘。”
  謝道韞道:“今日民眾騷亂暫時平息,陸俶輩不會善罷甘休的,只怕會有針對子重的陰謀。”
  陳操之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想知道他們以何罪名構陷我?”
  謝道韞道:“行遠而正者,吉;機淺而詐者,兇,但子重也不能坐待陸俶、賀鑄輩非難,必須多方籌劃——”
  陳操之問:“英臺兄有何良策?”
  謝道韞道:“得道多助,子重莫要忘了會稽也是有郡國學的,國學博士便是虞氏家族的人。”
  陳操之墨眉壹揚,神采飛動,喜道:“英臺兄是說我們可以借郡國學向學子們宣揚內聖外王之道,這些年輕學子不像其家族長輩那般只顧宗族利益,更易說服他們支持土斷是不是?”
  舉壹反三、壹點就透,和這樣的人交談真是舒暢,謝道韞含笑道:“是也,子重有張儀、蘇秦之辯,範武子更稱妳為海內新儒宗,明珠豈能暗投,正宜施展才華。”
  陳操之笑道:“論舌辯,我不如英臺兄,明日我為英臺兄助談,迎辯會稽才俊。”
  謝道韞壹笑:“豈敢,子重為正我為副。”
  陳操之道:“英臺兄壹向不肯居於人後,對我倒是謙讓。”
  謝道韞道:“已入仕途,非復少年意氣。”
  陳操之目視謝道韞,謝道韞凝眸相對,二人對視片刻,然後幾乎不約而同地錯開目光,溫情如春草般滋長——
  冷雨敲窗,寒風低嘯,二人不說話時,室內就顯得極靜,隱隱聽得簾外小嬋與柳絮、因風在低語。
  陳操之見謝道韞那未曾敷粉的面頰慢慢泛起淺淺緋紅,便起身道:“英臺兄早點歇息吧,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了。”
  陳操之回到他的房間,小嬋跟進來問:“小郎君還要寫字嗎?”陳操之每夜入睡前總要抄壹段書或寫些什麽,數年如壹日。
  陳操之道:“嗯,今天有點倦,只寫兩刻時吧。”
  小嬋取硯註水,陳操之自己磨墨,正欲提筆書寫時,聽得鄰舍“淙淙”琴聲穿風渡雨而來,是曲子《良宵引》,角羽俱起,宮征相應,清越動聽——
  琴聲止歇,陳操之從書篋中尋出陸葳蕤給他的信,那《華山碑》隸書筆力精到,陳操之將那封信細細臨摹壹遍——
  小嬋在壹邊看著陳操之臨摹,心道:“小郎君想陸小娘子了!幼微娘子應該到了華亭了吧,小郎君什麽時候能迎娶陸小娘子呢?聽說小郎君今日與陸小娘子的從兄陸俶又起了沖突,小郎君與陸小娘子真是難啊。”
  ……
  地方官學始於漢景帝末年,其後漢平帝頒布地方官學學制,設在郡國的官學稱為“學”,設在縣上的稱為“校”,還有更下壹級的庠和序,魏晉承漢制,於各郡縣皆設官學,招收子弟入學,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士庶大族子弟,會稽郡官學因當年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大力支持,在臥龍山越王臺下建學舍數十間,規模比吳郡的徐氏草堂大得多,有學子近百人,郡學博士虞約是原散騎常侍領著作郎虞預的從弟,虞預便是謝安要求陳操之到會稽後必須拜訪的人。
  臥龍山林木蔥郁,當年勾踐曾駐兵於此,山上還有文種墓,四尺寬的山徑斜斜通向半山的會稽學堂。
  昨夜久旱逢雨,但雨並不大,雨水全部滲入幹燥的土地,表面只見淡淡濕痕,山路並不會泥濘難行。
  辰時初,陳操之、謝道韞由郡五官掾陪同來到臥龍山,緣山徑而上,隱隱聽得書聲瑯瑯飄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焉——”
  陳操之側頭看著謝道韞,微笑道:“仿佛吳郡獅子山下光景,當時不覺得,現在方知求學時光最是珍貴。”
  謝道韞只點了壹下頭,未答話,心道:“很多次在夢裏重回徐氏草堂,與子重辯難、圍棋,在桃林外徘徊——”
  會稽學堂在臥龍山半山腰梯次而建,全木架構,寬敞簡潔,分有學儒、學玄兩大分部,貧學儒、貴學玄。
  郡學博士虞約年過五十,須發斑白,端正嚴肅,平日不聞窗外事,只務教學,見兩位土斷使由郡五官掾陪同來到學堂,不知何事?
  陳操之施禮道:“錢唐陳操之,久聞虞博士乃易學大家,特來請教。”
  謝道韞亦見了禮。
  陳操之儒玄雙修,名動江左,虞約也曾聞名,未想到陳操之便是土斷使,頗感驚訝,聽說陳操之要向他請教易學,虞約這人比較迂腐,便道:“陳公子要請教哪壹部分?是系詞還是說卦?”
  虞約身邊有個長身玉面的青年男子冷笑道:“九叔,陳左監是要與九叔辯難啊。”
  虞約“哦”的壹聲,笑道:“原來如此,歡迎歡迎。”
  陳操之不知這青年男子是誰,虞約未介紹,那青年男子也不上前相見,正眼也不瞧陳操之和謝道韞,神態極為倨傲,比當年初到徐氏草堂的謝道韞、謝玄姊弟還冷傲三分。
  學堂裏的那些會稽士庶學子對陳操之耳熟能詳,這幾日議論的都是陳操之,對這個復核土斷的陳操之印象不佳,這時聽說陳操之要與虞博士辯難,這才想起陳操之是曾經以玄辯把庾希氣得吐血、在司徒府通過了八州大中正考核的。陳操之是與謝玄、王獻之齊名的年輕壹輩的俊才,他們先前只記得陳操之是土斷使,是來侵害他們會稽人利益的——
  虞約見庭下聚集了很多學子,知道這些學子想旁聽辯難,便對陳操之道:“陳公子,何妨去講學大廳相與論易,也讓諸學子便於學習。”
  會稽郡學堂的講學大廳極為寬敞,八根巨型木柱支撐,穹頂跨度大,可容百余人,陳操之、謝道韞和郡博士虞約坐於講臺上,那個冷傲的虞氏子弟跪坐在虞約身側,約七十余名學子濟濟壹堂,與徐氏草堂壹樣,這些學子同樣分為士庶兩派,涇渭分明,絕不混雜。
  卻聽虞約說道:“陳公子、祝公子,老夫年老遲鈍,辯難恐不利索,由舍侄與兩位論易辯難吧。”
  陳操之拱手問:“還未請教虞公子之名?”
  那冷傲青年還了壹揖,答道:“余姚虞嘯父。”
  陳操之與謝道韞對視壹眼,陳操之心道:“原來此人便是虞嘯父,安石公要我見的二虞之壹,虞嘯父與孔汪齊名,是會稽大族年輕子弟中的翹楚,恃才高傲,嗯,今日我與英臺兄便要折服這個虞嘯父。”便道:“虞公子,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