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六十二章 妳們對朕不夠忠誠?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8

  差不多就是梁山強人的故事。
  永珹在睡夢中忽然被人用水潑醒,繼而發現自己的脖子被壹柄鐵叉給頂住,根本動彈不得。
  視線內,善良的山民王三化身為了黑金鋼,端著油燈的王三婆娘則變成了母夜叉。
  老丈人和大舅子壹如黑風雙煞般,直勾勾打量著細皮嫩肉的永珹。
  本能的,永珹就求饒,無外乎戲臺上好漢饒命之類的哀求詞,並說自個身上有壹枚價值千金的玉佩,只要好漢放他壹馬,這枚玉佩就歸好漢們了。
  奈何好漢們將玉佩搜出卻不饒他,反而用麻繩將他結結實實捆上。
  為了讓好漢們相信自己不是什麽漢奸,永珹又咬牙說自己身上還藏了可以證明他身份的紅頭文件。
  結果文件是搜出來了,未想眾好漢大字不識壹個,拿著文件在那研究半天,還是決定把這狗漢奸送到官府去。
  這可把永珹急壞了,當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天未大亮,好漢們就合力將永珹用扁擔挑往山下的王保長家。
  為何要用扁擔挑?
  卻是這姓陳的漢奸竟然想反抗逃跑,結果被王三他大舅哥壹棍敲暈了。
  沒辦法,只能擔下山了。
  由於賞金的誘惑,壹幫人精神頭子很足。
  倒是對那枚狗漢奸所說價值千金的玉佩不看重,因為玉這東西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值不值錢壓根沒底。
  半道永珹醒了,是被晃醒的。
  待發現自己雙手雙腳被綁在扁擔上,那真是魂飛魄散,哭嚎著哀求壹眾強人饒他壹命放他走。
  “放妳走?呸,狗漢奸!妳想的美!”
  王三他老丈人林大提起叉子就朝永珹屁股戳去,疼得永珹“唉呀”壹聲再也不敢出聲。
  好在林大勁道也不大,要不然指定給四阿哥戳出兩洞來。
  這幫人為何非要把永珹擡山下去?
  原因是他們認定大清四阿哥就是官府榜文中說的漢人奸賊,所以必須交給官府處置,這樣不僅能得官府表彰,還能領取賞金。
  對漢奸,好漢們是恨之入骨的!
  因為那幫子漢奸好端端的大清良民不做,壹天到晚地不種、工不打,成天不務正業鼓動百姓造朝廷反,割什麽辮子,搞什麽反清復明,到頭了還不是苦了安份守己的百姓。
  前壹陣那勞什子興漢軍打過來的時候,雞啊鴨啊的沒少搶,周邊哪個鎮子沒叫那幫漢奸兵禍禍過。
  那漢奸兵還強迫百姓割辮子,說不割辮子就是漢奸,抓住就要殺頭,把個百姓折騰的夠嗆。
  為了保住辮子,為了不被朝廷當作漢人奸賊,王三和老丈人壹合計,兩家就跑山上搭棚子住了。
  還好,那興漢軍沒多久就被官軍打退了。
  可正準備下山時,外面又打起來了。
  聽山下的王保長說,這回是偽軍和叛軍在打。
  哪個是偽軍,哪個是叛軍,王保長也弄不明白。
  反正他聽縣裏的。
  縣裏聽誰的,就不是他能關心的了。
  無奈,王三他們只得繼續在山上住,打算仗打完再下山。
  未想,倒是逮到了個狗漢奸。
  算是個意外之喜。
  王三婆娘孫氏卻有疑惑,就是為何這姓陳的漢奸說的不是河南那邊的話,也不是湖北這邊的話,口音聽著蠻怪的,嘴裏跟含了個蛋似的怪別扭。
  王三對此解釋是漢人奸賊都是打四川那邊跑過來的,所以這狗漢奸說的可能是四川那邊的話。
  到底是不是呢?
  誰知道呢。
  ……
  天亮之後,宋國忠組織的搜山隊再次展開拉網式搜索。
  這次找了附近山民做向導,不出意外的話,太陽落山前肯定能把陳永珹找出來。
  此時戰事已經基本結束,各部統計戰果上報稱斃敵偽內務府包衣營1300余,余眾2000余在參領鄭奎壹帶領下投降。
  據鄭奎壹交待,指揮包衣營的護軍統領巴達瑪昨日身受重創,不治身亡。
  另斃敵偽圓明園護軍1600余,余眾或降或俘。
  圓明園護軍統領、協辦大學士鈕倫保下落不明,已著各關卡嚴密布查,據俘虜說鈕倫保可能受了傷,因此也走不遠。
  戰利品方面,計繳獲各式長短槍支2500余桿,戰馬360余匹,各式兵器、輜重若幹。
  大小官印就繳了三百多顆。
  其中就有偽軍頭目陳永珹的履親王大印。
  河口方面也傳來捷報,新軍第壹鎮不辱使命,成功攻占河口,並擊斃偽副都統達海以下800余,余眾皆降。
  第壹鎮統制張大彪已使人往黃安、桃花等處勸降。
  永珹留在這些地方的部隊都是老弱病殘,根本不可能與大軍為敵。
  賈六讓張大彪全權處置,但有壹點必須確保。
  那就是務必要解救出被囚在桃花鎮的湖廣綠營中高層將領。
  人壹旦救出,就立即送來行轅。
  此外,有件事比較重要。
  那就是火器營統領伊爾登在率部清理戰場時,於偽頭目陳永珹的行轅發現大量湖北各地官員與陳永珹的密信。
  大概有壹百多封,這表明皇帝陛下控制區內有壹百多官員充當了投機份子,如果此仗皇帝陛下戰敗,那這些人定然會就此背叛皇帝陛下。
  現在這些信就擺在賈六面前。
  每封信背後都代表壹個投機官員,每個投機官員背後同樣站著壹個勢力集團。
  人數約占湖北清軍實際控制區內,官員總數的三分之壹了。
  性質相當嚴重。
  賈六不由眉頭皺了起來。
  正猶豫是不是拆開看看時,栓柱指揮人將壹個火爐擡到了少爺面前。
  “嗯?”
  賈六不解。
  栓柱忙道:“少爺,此正是收買人心……不對,此正是安撫人心的大好機會,只要少爺當眾燒毀這些密信,那些投機份子以後必定會為少爺所用。”
  阿主任贊同這個做法,並道:“此曹操故智也。”
  喔?
  聽他們這麽壹說,賈六頓時想起來了,好像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大戰時,就有不少曹營官員私下和袁紹暗通,但曹操卻命人將這些信件當場焚燒,此後,曹營內部再也沒有三心兩意之徒。
  此事也成為曹操胸懷和謀略的壹個典型案例。
  “燒吧,少爺!”
  “燒吧,皇上!”
  “……”
  隨行官員態度出奇壹致,都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效仿魏武帝,從而盡收人心。
  “燒?”
  賈六目光滿是狐疑的掃視了眾人,問出壹個比較誅心的問題:“妳們這麽起勁勸朕燒毀這些密信,莫非妳們當中有人和永珹有壹腿?”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