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三十二章 維新皇上就是好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8

  老爹不辱門風,老驥伏櫪時,當兒子的賈六在幹什麽。
  在幹正經事。
  不是忙於營救老父,也不是指揮部隊打仗。
  營救老爹這塊,已經全權交給老紀負責。
  老紀的為人賈六是放心的,所以沒什麽好操心的。
  老紀真辦不成事,大不了送他去寧古塔種土豆。
  至於軍事方面,賈六向來是只定大體戰略,戰術方面完全由部下自由發揮,能不插手的就不插手,好讓麾下諸將有壹個較好的成長環境,這樣將來才能獨當壹面。
  武功方面,他已經赫赫,幾百名大校以上的滿蒙軍官已經證明他獨壹無二的軍事能力,更何況還有那至少兩三個師團的八旗兵。
  如此武功,真沒必要再給世人展示了。
  錦上添花沒多大價值。
  還是多給小兒輩們壹些機會,要不然人家怎麽封侯蔭妻。
  所以京東、京西的軍事部署完全交給了第壹軍提督保寧、第二軍提督祖應元、討逆軍司令長官惟壹,以及京東集團的王福。
  那麽,什麽樣的正經事能讓賈六對京師不聞不顧,反壹頭紮入農村進行調研呢。
  就是擬頒維新二號令。
  在頒布開放言禁,為文獄平反這壹贏取天下士子人心的大招後,賈六就壹直在思考出臺維新二號令。
  壹號令針對的是讀書人,所謂士子。
  二號令針對的就是農民,所謂黔首。
  讀書人和農民都支持,玉皇大帝來了也得叫壹聲六爸爸。
  二號令歸結起來就是早先在永平推行的分田到戶政策。
  這壹政策壹旦由壹府向壹省全面推行,就能使整個直隸漢人百姓無條件擁護維新政權,將乾隆、嘉慶偽政權在政治層面摧殘的連渣渣都不剩。
  也能讓賈六這個維新皇帝徹底在北方站住腳根,成為萬眾擁戴的大帝。
  意義不下於發起兩三個戰略決戰。
  甚至於京師這個帝國核心都不能與之相比。
  所以,賈六相當重視此事。
  但內閣總理副大臣李世傑和直隸總督楊景素建議分田可以,卻不能壹刀切,要分幾步走。
  原因是要考慮京師上百萬八旗生計,冒然將所有旗田全部分給漢人佃戶,勢必會讓旗人失去旗田這壹收入來源,從而導致京師旗人因為沒了生計而抱團頑抗維新政權,同時維新政權內也有大量旗田受益戶。
  比如內閣總理大臣博清額私下購買、兌租的旗田就有十多萬畝。
  因此,真要按皇帝陛下所想詔書壹頒,直隸全省掀起轟轟烈烈的分田政策,極有可能會讓已經占盡優勢的維新政權反而變得混亂,使本就處於動搖的滿蒙八旗由於絕望負隅頑抗。
  這無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賈六壹想也是,他之前在百官宗室大會上講過旗漢軍民都是他的子民,怎麽可以把上百萬旗人排除在政府紅利之外,視為維新政府的敵人呢。
  老楊的意見是先把皇莊和親、郡王的旗田拿出來分,其他普通旗人的旗田到時依舊分給他們,甚至還可以多給壹些補償,推進由旗化民的進程。
  會長也是這個意思。
  就跟坐莊似的,吃大放小。
  只搞帶頭的,余者不究的意思。
  兩位大佬老成持成的意見自是被賈六接受,但深知官僚通病的他,擔心下面的和尚會把自己這個皇帝的洋經念歪,還是親自從龐各莊啟程前往薊州壹帶考察。
  喪葬用品和壹馬車的紙線是隨身帶著的,就是怕路上接到好消息還得臨時再買,多花錢。
  萬事俱備,就差東風了。
  ……
  薊州所轄的三河縣境內,有三十余處歸內務府會計司管轄的皇莊。
  此地自然成了賈六考察的重點。
  所謂皇莊同前明皇莊差不多,就是土地出產作物及賦稅全歸大內所有,與外朝無涉。
  用賈六的話講就是皇帝的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據直隸總督楊景素介紹,現由內務府負責的皇莊分關內、關外兩大片區。
  關外盛京糧莊正額土地72萬余畝,打牲烏拉糧莊為3.2萬余畝,錦州糧莊在雍正四年以前即占地121萬余畝,三地合計近200萬畝。
  關內畿輔皇莊數量較關外更多,大概有350萬畝左右。
  直隸全省良田總畝數是3600萬左右,也就是僅內務府管轄的皇莊約占直隸全省良田十分之壹。
  而直隸面積實際為後世四省,其中良田又有壹半歸為旗田。
  因此分田這件事不僅於整個直隸,於整個北方,乃至整個帝國都有深層次的影響。
  陪同考察的阿思哈認為還是應該保留皇莊的,畢竟皇室將來肯定會無限壯大繁衍,沒個私房錢哪能行。
  這個道理賈六懂,但他認為土地出產的價值實在是不值壹提,與其霸著這麽多土地只供皇室吃吃喝喝,不如分給漢人佃戶使他們有永恒之產同時,也提高他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
  人心,才是皇室永恒不衰的根本。
  有了永恒之產固定收入,才能刺激消費,帶動工商業發展嘛。
  當然,賈六沒跟老阿說實話,那就是他早給兒孫規劃了好大壹塊蛋糕。
  萬億價值的那種。
  只要子孫不作死,快活個壹兩百年不成問題。
  第壹個考察的皇莊叫高麗莊。
  顧名思議,這個莊子同八旗的高麗營有關系。
  大清目前有五萬左右朝鮮籍的旗人、萬余左右的倭籍旗人,另外還有三千多俄國籍的旗人。
  朝鮮籍旗人主要是太祖、太宗時期因歷史原因加入八旗的高麗兵後代;
  倭籍旗人是太祖時期征朝日軍散落在建州,或被俘,或主動加入建州的逃兵後代,太祖皇帝就有壹支倭人親兵。
  俄籍旗人則是康熙年間被俘的俄國兵後代,這些人又被稱為阿爾巴津人,被編在鑲黃旗滿洲第四參領。
  康熙給了這些俄國俘虜極優厚的待遇,軍官壹般賜予七品到四品的官銜,士兵同其他旗人壹樣都分有房屋、土地,也有鐵桿莊稼。
  由於俄國俘虜都是男性,因此康熙又命將監獄中的漢人女犯放出嫁給這些俄國兵為妻。
  百年下來,俄國兵後人都漢化改姓,如羅曼諾夫改姓為羅,哈巴羅夫改姓為何……
  所以,賈六曾對阿思哈講過壹句:“八旗,是多民族的八旗,不是滿洲的八旗。”
  這也是化旗為民的壹個根據,因為八旗不是壹個民族,而是壹個集團。
  說是高麗莊,但莊裏務工的還是漢人佃戶,也就是當年土地的實際主人。
  管理的是朝籍八旗莊頭。
  很快,得到通知的莊頭就將十幾名超過五十歲的漢人佃戶帶到了村口。
  老農們剛到村口就被眼前架勢嚇了壹跳。
  至少上百名身穿黃馬褂的禦前侍衛持刀警戒,遠處旌旗羅列,長幡若幹,無數白甲軍士正在四處巡視。
  村口老井邊,矗立著壹頂白色大纛,裏面有壹個戴白帽、披白袍、系麻繩、著草鞋的年輕人正在吃西瓜。
  看到百姓過來,正在啃西瓜的賈六急忙起身,竟朝百姓們招手笑容滿面道:“老鄉,過來坐,過來坐。”
  十幾名漢人老農就這麽膽戰心驚的被帶到了賈六面前。
  不知誰帶的頭,嘩嘩就要跪。
  “使不得,使不得,”
  賈六趕緊扶住第壹個要給他下跪的老頭,笑著走到裝著剛打上來井水的木桶邊,從中抱出兩只浸泡多時的大西瓜,取出他的遏必隆寶刀斬成幾十塊。
  “不要跪,也不要拘束,找妳們過來就是了解壹些情況,來來來,吃西瓜,吃西瓜,咱們吶邊吃邊聊。”
  見老人們不敢拿,賈六哈哈壹笑,竟是將西瓜壹塊塊的親手捧給老者們。
  之後又說了些讓老人們放松的話,從兜裏摸出華子壹人散了壹根後,便開始詢問起此地的具體情況。
  無非這裏皇莊有多少畝地,有多少漢人佃戶,又有多少役使莊頭,每年要交多少給上面,能留下多少,吃不吃得飽,逢年過節能不能扯塊布什麽的。
  問的非常細致。
  帶老人們過來的莊頭想說話都沒讓說。
  中途侍從室拿了壹份電報過來,賈六隨手接過壹看,是王福請示對偽軍潘之善部發起合擊的請示內容。
  第壹軍已經抵達通州,並向薊州、密雲等地機動,兵力上面雲集於京東地區的維新軍隊已經達到近五萬人,而敵偽潘之善部只有萬余兵馬,因此京東兵團的阿福司令長官認為可以著手解決潘之善部,徹底消滅這支盤踞在京東地區的牛皮癬。
  之後根據原作戰計劃,第壹軍及王福部壹部從北線全面進壓敵偽盤距的昌平、順義壹帶,完成對京師的總包圍。
  同時,直隸新軍抽出壹個鎮加強山海關布防,抽出壹個鎮進駐熱河監視科爾沁蒙古方向。
  確保對京師合圍作戰時,不受關外、蒙古方向敵偽力量幹擾。
  賈六看後將栓柱叫到壹邊,讓他擬回電給王福,同意作戰計劃,並附告不必再行請示。
  另電告第二軍提督祖應元當在宣化方向部署警戒,有內部消息稱陜甘總督勒爾謹、山西巡撫鄂寶似要組織旗漢軍隊向直隸方向活動。
  名義上是支持朝廷解決京師敵偽政權,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應安親王色痕圖、老富邀請前來“協調”,呼籲和平解決京師問題的。
  對山西方面,賈六倒不擔心,倒是勒爾謹手裏有支西安八旗鐵騎,他須得重視。
  這個時候勒爾謹要搞出壹支西北軍進京,不是想當張勛是想當什麽。
  因此,電令祖應元壹旦確認“西北軍”存在,並正在向東進軍,必要時候可以越境於山西境內加以阻截,絕不許西北軍進入華北。
  又拍報給留守湖廣的第四軍提督保柱,做好隨時入陜作戰準備。
  安排這壹切後,再次回來同老人們親切攀談起來。
  就這麽聊了有半個時辰,賈六突然道:“朝廷出政策了,往後皇莊這壹塊不再歸內務府,就地分給莊上人,不管什麽人,也不管老人還是孩子,壹人五畝地,分地之後的頭壹年免納賦稅……”
  老人們聽了都是楞住,個個難以置信:還有這好事?
  陪同的總理副大臣阿思哈和內務府總管栓柱老爺見狀,分別上前為老人們確定朝廷的重大政策轉變後,老人們頓時激動起來,當場就有幾個落淚哽咽。
  天可憐見,壹百年了,這祖產還能再回到他們手中!
  現場氣氛怎麽說呢,就是讓賈六相當滿意的那種。
  也越發堅定他分田的決心。
  想要皇帝當的好,就得做讓百姓支持滿意的事。
  或者說盡量滿足百姓的利益需求。
  見火侯差不多了,便準備啟程前往下壹處,這時壹個頭發花白怕有七十開外的老人突然大著膽子問賈六:“敢問大人是?”
  老人這壹問,其他老人也反應過來,他們直到這會都不知眼前這位好像在服喪的年輕官人是誰。
  看架勢,肯定是大官,但大到什麽程度,他們就不太清楚了。
  阿思哈忙自豪道:“這是皇上!”
  “啊?皇上!”
  老人們嚇了壹跳,繼而都是奇怪,乾隆爺不是都六十多了麽,怎麽卻是個年輕人?
  顯然,維新大戰乾隆的資訊還沒完全傳到基層農村,知道的不太多。
  阿思哈趕緊解釋:“乾隆退位了,現在是維新皇上了!”
  “呀!”
  懂事的老人們紛紛起身就要給維新皇上跪下磕頭,賈六攔不住,只好由他們去了,但還是隨口說了句:“什麽皇上不皇上的,朕只是給百姓打工的。”
  在老人們感恩戴德的目光中,在“維新皇上就是好”的感激聲中,壹身白袍的賈六翻身上馬向著下壹目的地出發。
  途中,又有緊急電報送了過來。
  栓柱先接到的電報,看過之後眉梢間頓時洋溢喜色,賈六見了不由笑道:“什麽事把妳高興成這樣?”
  “呃……還是少爺自己看吧。”
  栓柱將電報遞到少爺手中。
  “賊兮兮的,多半不是什麽好事。”
  賈六沒好氣的白了眼栓柱,接過電報快速掃了起來,然後氣的大罵壹聲:“廢物,統統都是廢物!”
  竟是把電報撕的粉碎。
  活他娘的見大頭鬼了!
  大全竟然還活著!
  不但活著,還他娘的逃出來了!
  不但逃出來了,還他娘的憑著壹張嘴說降了昌平守將、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完顏吉三,在昌平拉起隊伍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