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騎豬去挖坑

都市生活

“新藥研發又失敗了,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五次,建議暫停任何研發投入……”
“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零四章 再也不用天天打針

我能提取副作用 by 騎豬去挖坑

2024-2-8 18:01

  “嗚哩~嗚哩~”
  隨著陣陣淒厲的鳴笛聲,壹輛救護車飛速沖進了醫院。
  從車上擡下來壹名十來歲的少年,神誌模糊,呼吸急促,儼然已陷入昏迷,立即被送入ICU急救。
  鄭潔壹直跟在身邊,眼看兒子小龍病情如此危機,不由慌得手足無措,壹直抹眼淚。
  她頹然坐在ICU門外的椅子上等待著,每壹分鐘都那麽煎熬。
  過了壹個多小時,氣動門打開,壹名年輕醫生走了出來。
  還沒等鄭潔反應過來,他就氣沖沖地走了過來。
  “妳就是唐小龍的媽媽?”
  鄭潔茫然地點點頭,突然反應過來,跳起來抓住醫生的胳膊,壹臉焦急地問道。
  “醫生,我兒子沒事吧?他才13歲啊,可不能出事,壹定要把他搶救過來。”
  醫生盯著她,怒目而視了好壹會,才抑制住怒氣說道:“患者正在搶救中,是否脫離生命危險還未可知。”
  “他入院的時候病情已經很嚴重了,血糖值到了爆表極限,根本檢測不出來,血檢結果顯示,這是典型的酮癥酸中毒,由糖尿病引起的嚴重並發癥。”
  “我看到醫院的記錄,他三年前確診為I型糖尿病,這三年中,每年都要因為同樣的癥狀送到醫院好幾次。”
  “前年住院5次,去年住院6次,每次住院時間少則壹個星期,多則半個月。”
  “今年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每次送來急救都是同樣的原因:酮癥酸中毒!”
  醫生越說聲音越大,到最後簡直是壹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怒。
  “妳做家長的,難道不知道孩子的病情嗎?為什麽不控制飲食,堅持每天胰島素註射和血糖監測?”
  “妳不知道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引發嚴重的並發癥,甚至可能讓孩子命都沒了?”
  “他現在才13歲,就總因為並發癥而住院搶救,以後的日子該怎麽辦?”
  “血糖再控制不好,過兩年會引發更嚴重的並發癥,下半輩子就全毀了。”
  醫生這番劈頭蓋腦的責怪,鄭潔聽在耳裏,卻沒有任何反駁。
  她用雙手捂住臉,肩膀不住聳動,淚水從指縫裏猶如流水般淌了下來。
  這壹幕把醫生嚇到了,他情不自禁地閉上了嘴。
  過了壹會,醫生輕咳壹聲,想安慰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只能有些尷尬地說道:“那個,妳也別太傷心,他剛註射完胰島素,正在輸液……”
  話還沒說完,就被壹陣突如其來的啜泣聲打斷了。
  鄭潔臉上涕淚縱橫,表情痛苦而絕望,壹把鼻涕壹把淚地哭訴了起來。
  “醫生,我知道,妳說的我全知道,可是我能怎麽辦?我也很絕望啊。”
  “這個孩子他,他就是不聽話啊,說了不能吃的東西,他偏偏要吃,而且還猛吃。”
  “讓他每天打4針,他怕同學看到了出醜,堅決不肯帶到學校,就早晚打兩次,妳說這個血糖怎麽可能控制得住。”
  “我,我真的拿他沒辦法啊,孩子長大了,不聽媽的話,打也打不聽,我真的好無助。”
  “都是我沒用啊,才會讓孩子得這個病,嗚嗚嗚~”
  在鄭潔聲淚俱下的控訴中,醫生總算知道了壹切。
  原來她們兩口子做點小本生意,平時很忙,好在孩子自小就懂事,讀書不用他們管,成績壹直很好,有空的時候還會在店裏幫忙幹點雜活。
  可三年前,孩子查出了糖尿病,雖然治療後出了院,但得知需要終身註射胰島素後,整個人就全變了。
  從活潑開朗,聰明懂事變得沈默寡言,脾氣暴躁,再也不愛出門,放學回來就壹直呆在家裏。
  受此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老師三天兩頭給家長打電話,提醒要關心孩子的學習。
  他們想要辯解,將孩子的病情告訴老師,但遭到孩子的竭力反對。
  到後來,接到老師電話,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為了控制血糖,他們經常提醒孩子,這個要少吃吃,那個不能喝。
  壹開始孩子還能聽得進去,但壹段時間後,漸漸地就產生了逆反心理。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後,提醒多了孩子就嫌煩,經常頂撞家長,跟家長對著幹。
  不但飲食上放肆,胰島素註射也不肯遵守,甚至懶得測血糖。
  他們要養家工作,不能天天在家盯著孩子,而胰島素攝入不夠,血糖自然無法控制,時間壹久就出事了。
  幾次急救後,孩子開始破罐破摔。
  因為成績不好老師要說,血糖控制不好家長要說,孩子就像處在高壓鍋裏,隨時都要爆炸。
  有好幾次,說得多了,孩子不開心,大吵壹架後,直接離家出走。
  還好他冷靜星下來後,又自己回來了。
  時間壹久,他們跟孩子幾乎無法交流。
  任何話,想說,又不敢說,擔心控制不好情緒,惹得孩子發怒,導致適得其反。
  這期間,她也嘗試過給孩子找心理咨詢,可往往半途而廢。
  “我也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
  鄭潔整個人已經麻木,眼神呆滯而無神,喃喃自語道。
  “糖尿病徹底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我們的整個家庭。”
  “孩子的下半輩子有沒有毀掉我不知道,但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毀了。”
  “哎~”醫生聽了,頓時慚愧不已,知道自己之前過去沖動了,毫無端倪地就對家長發火,給了對方太大的壓力,差點就要壓垮這位可憐母親孱弱的肩膀。
  他遞過去壹張紙巾,壹時不知道該說什麽。
  此時此刻,他倍感無奈,只能對鄭潔報以深深的同情。
  反倒是鄭潔在痛哭了壹番,徹底發泄過後,很快恢復了正常。
  “醫生,我知道妳也沒辦法,糖尿病屬於慢性病,不可能根治。”
  “慢性病沒有特效藥,只能壹直打胰島素,慢慢養著,運氣好的話,能活幾十年,運氣不好,等腎病,糖尿足,視網膜病變都找上門來,也活不了多久。”
  她擦幹臉上淚痕,自嘲地笑了笑:“沒準小龍還會走在我前面,這壹點我早就想開了。”
  對面的醫生瞬間沈默了。
  半響,他才說道:“孩子還小,不要那麽悲觀,其實只要控制好血糖,還是能維持健康。”
  鄭潔揮了揮手,隨口道:“醫生妳不用安慰我,我也認識壹些病友,還在網上查了不少資料。”
  “但凡得了糖尿病,就沒有不得並發癥的,有個資深病友就告訴過我,得病3年以上,就有50%的幾率出現並發癥,10年以上的糖尿病人,出現並發癥的幾率高達98%。”
  她苦笑起來:“98%啊,十年後,小龍都讀大學了。別的健康孩子在校園裏揮灑青春,他那時候……讓我想想,他20歲以後,會是什麽樣子。”
  她掰著手指數了起來:“最明顯的是失明,半米內看不清東西,在家都找不到去洗手間的路。”
  “然後是免疫力下降,四肢麻木,容易感染潰瘍,而且會反反復復,久治不愈,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截肢,呵呵,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候還會有腎病,如果血糖控制住了還好,控制不住的話,腎衰竭在等著他,很快就要每周去做透析。”
  “還會心悸氣悶,早早患上心絞痛,心梗,甚至腦溢血。”
  “等到結婚的年紀,神經和血管病變,會導致性功能障礙,ED是常事,根本不可能找到老婆。”
  “也許到了30歲,就會因為腎衰竭,心衰,全身感染而去世。”
  “可能等不到60歲,就要親自給兒子送終,這樣的人生我已經看到了結局。”
  “妳說,我還有什麽希望?”
  她將目光轉向醫生,眼神空洞無比,仿佛壹個黑洞般,將四周所有的光線都深深吸了進去。
  “這……”醫生忍不住後退了兩步,他也治療過壹些糖尿病兒童,但從未見到任何壹位母親會如此絕望。
  “等等,妳兒子的情況比較特殊,也許有壹個辦法能解決。”
  他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急忙說道。
  “他還很年輕,身體恢復能力強,病情也還在初期,並沒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他無法控制血糖的原因,是因為不願意在學校打針,對註射胰島素產生了抗拒。”
  “如果給他換成口服胰島素,每天只要按時服藥,不用再因為打針暴露自己的病情,那麽肯定能將血糖控制住。”
  鄭潔瞪大了眼睛,有些迷惑:“口服胰島素?可是胰島素不是壹直以來都是註射嗎?”
  醫生點點頭,又搖搖頭,急切地解釋道:“不是妳想的那樣,胰島素以前確實是只能註射,無法通過口服攝取。”
  “但最近三清集團研發出了壹款新藥,能夠通過口服胰島素的方式控制血糖,就像妳感冒了吃感冒藥壹樣,這個藥才剛開始二期臨床,正在找誌願者試藥。”
  “有這樣的好事?那我兒子能參加嗎?”鄭潔瞬間驚喜交加,聲音都顫抖了起來。
  作為昆市人,她自然聽說過三清集團的名號,因此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可以。妳等壹下,我給妳拿壹份協議書,簽字以後就能參加臨床試藥了。”
  醫生點點頭,很快地給她壹份文件。
  “妳兒子只要今晚沒事,明天就能脫離生命危險,從ICU轉去內分泌科的病房。”
  “到時候,我再讓護士給他檢測血糖,按照所需的胰島素分量服藥。”
  鄭潔連連點頭,搶著在文件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似乎生怕對方反悔了。
  等到醫生拿著文件離開,她還有些不敢相信,狠狠在大腿上掐了壹把。
  “好痛,看來是真的,不是做夢。”
  “兒子終於有救了,只要能在學校口服用藥,他肯定不會抗拒,血糖也能徹底控制住。”
  想到這裏,她臉上浮現壹絲微笑,眼睛裏也有了點點光芒。
  ……
  就這樣,剛入院沒多久的曹芳,又迎來了壹位新的室友。
  而這樣的患者,在不斷增多。
  短短壹個月內,醫院的內分泌科就收治了二三十個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雖然壹歲的嬰兒沒再出現過,但七八歲的孩子卻有好幾個。
  除了這些,門診還確診了不少II型糖尿病患者,同樣以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居多。
  II型糖尿病壹般來說並不需要胰島素治療,只要吃降糖藥控制病情就行。
  只有等II型糖尿病患者無法控制血糖,病情變得嚴重,他們才需要胰島素治療。
  因此,當青少年患者們都參加了臨床二期試驗後,為了湊足試驗所需人數。
  壹些比較嚴重的II型糖尿病患者也加入進來,成為試藥人,而他們也大都是青壯年人士。
  這壹現象,揭示了壹個日益明顯的社會趨勢。
  往日似乎只是中老年人專利的糖尿病,似乎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飲食習慣的改變,不但年輕人越來越容易得糖尿病。
  罹患兒童糖尿病的小糖人也越來越多了。
  在華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後,糖尿病這種富貴病變得越發流行。
  其實糖尿病的病因除了遺傳因素,主要還是飲食習慣的問題。
  只要愛喝各種碳酸飲料,吃各種高熱量食物,同時不愛運動,體型肥胖超重,每個人都能無視年齡舒服,遲早變成小糖人。
  這些誌願者進行治療的第壹步,都是先控制飲食,降低體重。
  在此基礎上才能口服胰島素進行治療,否則的話很難將血糖降下來。
  因為胰島素在人體內主要是通過與胰島素受體的結合而起作用,脂肪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的數量非常少,只有當人瘦下來後,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才會增加,攝入的胰島素才能起作用。
  而運動則能讓新陳代謝加快,使得胰島素更好地吸收,並與體內的受體結合。
  所以,胖子想要控血糖,只有先做到管住嘴的同時,堅持運動減肥。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否則就是與自己的命過不去。
  他們在控制飲食的同時,根據自己血糖狀況,口服不同劑量的胰島素進行治療。
  由於口服胰島素優秀的方便性,患者們很快就適應了過來。
  他們每次吃完藥後,都會摸著腹部的硬結,壹個個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再也不用每天在肚子上紮4針,註射胰島素了。
  長期註射胰島素後,由於重復使用針頭,也不註意輪換註射部位,患者經常會產生皮下脂肪增生,在腹部摸到壹顆顆硬結。
  而硬結壹旦產生,再在這些部位註射胰島素,就會增加斷針的風險,還會造成血糖波動,加速並發癥的到來。
  對於必須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來說,每天N次的胰島素註射都極其痛苦。
  時間壹長,肚子都快被紮成篩子了,有的地方甚至找不到新皮膚下手。
  現在,有了口服胰島素,他們再也不用往身上紮針了。
  糖尿病人終於有了跟高血壓患者壹樣的尊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