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萍蹤俠影錄 by 梁羽生
2018-5-27 06:02
第二十三回 十載重來芳心傷往事 兩番邀鬥平地起疑雲
這支珊瑚正是周健送與雲蕾,而雲蕾又拿來送給石翠鳳作聘禮的信物,後來雲蕾又將它留與周山民,托他去向石英說明真相,以便退親的。周山民掏出珊瑚,石翠鳳想起曾為這支珊瑚慪過許多閑氣,不覺面紅過耳。周山民掏出珊瑚,正想遞上馬背,雲蕾哈哈壹笑,道:“這珊瑚本是妳家的東西,把來與我作甚?”輕輕壹拍,駿馬嘶風,與張丹楓並轡奔馳,片刻之間,已沒入黃沙漠漠之中,剩下周山民呆呆地站在山下,不知所措。
兩人馬行迅速,第二日壹早已過了雁門關,關外是漢胡接壤之地,蒙古人以遊牧為主,女子騎馬,極是平常。因此雲蕾也就不必再改男裝。張丹楓對著玉人,在草原之上奔馳,心胸更覺舒暢,笑道:“若得與妳浪跡風塵,就是壹生都這樣奔波我也心甘情願。”雲蕾輕掠雲鬢,回眸壹笑,道:“傻哥哥又說傻話啦!”張丹楓益覺心旗搖搖,不可抑止。飛馬走過雁門關,雁門關的明朝統兵尚未回來,戰火之後,只見壹片頹垣,幾名戍卒。張丹楓正自感慨,忽聽得雲蕾嘆了口氣,丹楓道:“小兄弟,妳怎麽啦?”雲蕾道:“我想起了小時候隨爺爺回來時的情景,哎,不知不覺已是十年了!就在這兒,我還記得那是十月十五的晚上,我爺爺就在這兒將血書交付與我。”提起血書,心中不覺壹陣難過,相對黯然。
張丹楓道:“人生幾何?何必盡記起那些不快意之事。”兩人策馬緩行。雲蕾道:“人生真是奇怪?”張丹楓道:“怎麽奇怪?”雲蕾含情脈脈,看他壹眼欲說又止。張丹楓:“世事變幻,每每出人意外,比如我吧,我本以為今生今世,不會再出雁門關的了,哪知而今又到此地。所以妳以為奇怪的事情也未必奇怪。有些看來絕不可能之事,說不定忽然之間就順理成章地解決了。”話中含有深意,這剎那間,雲蕾的心頭掠過了爺爺血書的陰影,掠過了哥哥嚴厲的面容,壹擡頭卻又見著張丹楓那像冬日陽光壹樣的溫暖的笑容,頓覺滿天陰霾,都被掃除幹凈。
張丹楓策馬傍著雲蕾,正想再溫言開解,他跨下的照夜獅子馬忽然壹聲長嘶,向前疾奔,這匹馬竟然不聽主人的控制,真是從來未有之事。張丹楓壹提繩□,忽又想道:“這匹馬如此飛奔,必有緣故,我且看它將我載到哪兒。”放松繩□,那匹馬竟然不依著正路而行,循著山邊的小道,上高竄低,壹路嘶鳴不已,雲蕾放馬追趕,總落後半裏之遙。跑了壹陣,忽聽得前面也有馬聲嘶鳴,好像互為呼應。張丹楓向前壹望,只見山坡之下,有兩個人正在□殺,壹匹白馬,和自己的照夜獅子馬壹模壹樣,奔了出來。
張丹楓看清楚時,不禁大吃壹驚。原來這壹對□殺的漢子其中壹個正是自己的二師伯潮音和尚,對手是壹個四十多歲,略顯發胖,但身手卻非常矯捷的中年人。潮音和尚使壹根粗如碗口的禪杖,橫掃直劈,舞得呼呼風響,正是佛門最厲害的伏魔杖法。那漢子忽掌忽指,或劈或戳,招數迅捷之極,而且手法怪異,潮音和尚的伏魔杖法何等兇猛,卻每每被他輕飄飄的壹掌後開,就在掌風杖影之中,欺身疾進,出指點潮音和尚的穴道,每次出指,潮音和尚雖能避開,也不免機伶伶地打個冷戰。張丹楓心中壹怔:這漢子的掌法指法和日前所見的那個蒙面人竟是壹模壹樣,所使的都是最上乘的鐵琵琶掌和壹指禪的功夫!
山坡下還有壹個女子微笑觀戰,這女子年約三十多歲,面如滿月,姿容端正,似是壹個大家**,其實卻是個未曾出嫁的老姑娘。她壹面看壹面發笑。潮音和尚身軀魁梧,手揮禪杖竟被那個漢子壹雙肉掌迫得手忙腳亂,潮音和尚似是甚為惱怒猛的壹招“獨劈華山”,舉禪仗當頭劈下,那漢子壹閃閃開,潮音和尚去勢太猛,收勢不及,壹杖打下,砸到地上,打得沙石紛飛。那漢子哈哈壹笑,出指如電,向潮音脅下壹戳,潮音和尚武功也算高強,在此絕險之際,竟然以禪杖支地,壹個筋鬥倒翻起來,雖然避開了敵人的壹記殺手,但亦已顯得狼狽異常!那中年女子忽地哈哈壹笑,道:“玄機逸士門下,亦不過如此而已,哈哈,真是浪得虛名。”
張丹楓眉頭壹皺,便欲上前,忽地想道:“這漢子分明就是那蒙面人,他和也先的武士同行到沙濤山寨,後來卻又引了周山民前來相救,真令人猜不透他的來歷。不知他何以卻要與我的二師伯為難?”回頭壹看,雲蕾的快馬已如飛而來,尚差半裏未到。自己的那匹照夜獅子馬則和潮音和尚的那匹白馬在壹處□磨挨擦,互相嬉戲。原來潮音和尚這匹白馬乃是張宗周的坐騎,潮音和尚上次到瓦刺夜探張府之時,謝天華暗助他脫險,偷送與他的。這匹馬和張丹楓的照夜獅子馬乃是母子,故此張丹楓的馬遠遠聽見它的嘶聲,就不聽主人的控制,奔來相見。
片刻之間,雲蕾已經來到,向戰場壹望,失聲叫道:“那不是潮音師伯嗎?潮音師伯!”潮音和尚鬥得正緊,被那漢子迫得透不過氣來,竟不能分心回顧,聽了雲蕾的叫聲,也不能回答。那漢子卻沖著張、雲二人齜牙咧嘴地笑了壹笑道:“真是人生無處不逢君,又見著妳們了,這個糟和尚竟是妳們的師伯嗎?”潮音大怒,揮禪杖潑風疾掃,無奈敵手太強,潮音和尚力不從心,反而給他在肩頭壹捺,腳步踉蹌,搖搖欲倒!
玄機逸士門下的四大弟子,以謝天華武功最強,雲蕾的師父飛天龍女葉盈盈在面壁十二年之後,武功大進,也不在謝天華之下,大弟子金剛手董嶽武學的造詣不及謝天華和葉盈盈,但外家功夫登峰造極,金剛手天下無雙,內家的功夫亦有相當造詣,所以只論功力,則還要數他。至於潮音和尚,則因他性子暴躁,練不了最上乘的武功,只得了師父的壹套伏魔仗法和外家硬功。雖然只此壹套杖法,已是受用不盡,在江湖上罕逢對手,但壹旦遇到了像這漢子那樣頂兒尖兒的人物,可就不免相形見絀,處處受制於人,這時給他壹捺,竟是搖搖欲倒。
張丹楓叫道:“二師伯,妳且歇壹會兒。有事小輩服其勞我替妳接幾招吧!”拔劍出鞘,向著那漢子道:“前輩請指教我們是玄機逸士門下第三代弟子,小輩請前輩賜招,不敢單獨平鬥,請恕我們無禮,壹齊上了。”長劍壹揮,道:“小兄弟妳也來向前輩討教兩招吧!”雲蕾應聲出劍,雙劍壹合,頓時飛起兩道銀虹,交叉壹剪,那漢子向張丹楓拍壹掌,向雲蕾戳壹指,分用鐵琵琶與壹指禪的功夫對付兩人。雙劍合璧,何等厲害,有如長江浪湧,大海潮生,壹招緊過壹招,更加上張丹楓的武功,在畢家相鬥之時,已能和潮音和尚打個平手,得了《玄功要訣》之後,武功精進,更在潮音和尚之上。所以雙劍合璧,十招壹過,立刻把那人迫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那人道:“雙劍合璧,威力果是不凡,師妹,妳也來見識見識。”那中年女子應了壹聲,也不見她怎樣作勢,晃眼之間就到了面前,只見她嗖嗖兩聲,拔出兩般兵器,左手是壹柄金鉤,右手是壹柄銀光閃閃的長劍,長劍壹指,金鉤壹拉,張丹楓與雲蕾二人都不由得退了三步,張丹楓劍勢左展,雲蕾劍勢右展,合成了壹道圓弧,將這對男女也迫出了劍光圈外。
那女子好不厲害,左鉤右劍,竟然壹退即進,兩手不同的兵器在壹瞬之間都連進三招。那漢子忽而用琵琶掌,忽而用壹指禪,攻勢也驟然轉盛,張丹楓擋了兩招,壹招“飛龍在天”配合著雲蕾的“潛龍入地”雙劍壹上壹下,擋住了敵人的鉤、劍、掌、指四種不同的攻勢。那女子也不由得輕啟朱唇,贊了壹個“好”字。張丹楓忽道:“請問兩位和淡臺滅明是怎麽個稱呼?”
原來不但那漢子的鐵琵琶掌法和淡臺滅明相同,即這女子的金鉤路數,也和淡臺滅明的吳鉤劍法壹模壹樣。只是淡臺滅明使的兵器是雙鉤,而這女子則除了金鉤之外還多壹柄長劍,所以招數更見怪異。
那女子怔了壹怔,忽而笑道:“我們只想見識玄機逸士獨創的武功,誰耐煩聽妳尋根究底?”左手壹起,金光壹閃,又是壹鉤鉤來。張丹楓碰了壹個釘子心中也自有點生氣,暗道:“好,我就讓妳們見識見識我師祖的獨創武功!”劍勢越發催緊,雙劍忽分忽合,有如雙龍戲水,劍勢如虹,變化奇幻,頓時將那對男女裹在劍光之中。
但這對敵人的武功委實太強,表面看來,雖似被雙劍所困無能為力,其實卻是暗施妙手,著著反擊。片刻之間,又鬥了五七十招,張丹楓也還罷了,雲蕾根基稍差,內功較弱,被他們的潛力反擊,胸口如受重壓,竟呼吸緊張,漸感不支。張丹楓不由得倒吸了壹口涼氣,心道:“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只道雙劍合璧,天下無敵,哪知還是給這對男女,占了上風。”其實不是雙劍的威力不強,而是雲蕾的功力與敵人相去甚遠,所以尚不能將雙劍之威,發揮得淋漓盡致。
潮音和尚歇息了壹會,見張丹楓與雲蕾戰敵人不下,壹揮禪杖,又加入戰團,潮音和尚的功力在張丹楓之下,卻在雲蕾之上,張、雲二人雙劍合璧,與敵人本是相差無幾,潮音和尚壹加入來,以三敵二,漸漸拉成平手。
又激鬥了三五十招,仍是不分高下,忽聽得馬蹄得得,遠遠傳來,片刻之後,只見壹人策馬而來,腰懸長劍意態瀟灑,瞥了壹眼,忽地笑道:“妳們連我的徒弟都戰不下,還替上官老怪撐什麽門面?”張丹楓大喜叫道:“師父!”原來來的人正是謝天華!
謝天華道:“潮音師兄,妳且歇壹會兒,待我見識見識上官老怪門下的武功。金鉤仙子,我先向妳請教,烏老二,妳再與我的徒兒多打壹會吧。”原來這對男女,男的叫做烏蒙夫,本是上官天野的二弟子,上官天野昔日曾與玄機逸士爭雄,劇鬥三日三夜不分勝負。他有幾種極厲害的功夫,壹指禪就是其中之壹。可是他的功夫甚怪,其中的壹指禪與另壹種功夫必須童男童女才能修練,而且即算在煉成之後,若壹結婚,功力就要大減。所以上官天野在收徒之後,必先問明徒弟此生結不結婚,若甘願不結婚的才傳以壹指禪功,大弟子淡臺滅明因自己這壹支人遠走異國,不願絕後,所以沒有答應,因而也就只得了吳鉤劍法和其他的內外功夫,壹指禪功卻沒有學到。二弟子烏蒙夫貪得上乘功夫,壹入門就答應此生誓不結婚。那女子叫做林仙韻,外號金鉤仙子,是上官天野的三弟子,也是壹入門就答應不結婚。林仙韻十余年前,美艷非常,烏蒙夫與她同門習技,日久生情愫,林仙韻是個女子,較為沈靜,沒有表露出來,烏蒙夫卻是大膽追求,有許多痕跡落在上官天野的眼裏。
上官天野本意要調教出幾個出色的弟子,再與玄機逸士壹決雌雄,他又最不歡喜別人言而無信,壹發現了二弟子烏蒙夫對林仙韻懷有異心,不禁勃然大怒,壹氣之下,竟將他趕出門墻,所以淡臺滅明對別人說起,就只是說自己只有壹個師妹,而沒有提及烏蒙夫了。
烏蒙夫被逐出師門之後,壹方面是對師門仍甚依戀,壹方面也是悲憤莫名,心中自思:天下難道就沒有壹種更上乘的武功,可以夫婦雙修的麽?師父的壹指禪功,結婚之後就會功力減弱,據師父說那是因為泄了真元之氣,壞了“童子功”的緣故,但假若有壹種上乘的內功,可以保住真元之氣的,那麽結婚又有何妨?烏蒙夫因為有此壹念,所以雲遊天下,壹心壹意想尋覓壹種正宗的更上乘的內功,十余年來,卻沒有尋到。他少年之時曾聽淡臺滅明談起張士誠和彭和尚的舊事,聽說彭和尚有壹本遺書叫《玄功要訣》,雖然不知內容,但以彭和尚那麽高的本領而書名又叫做《玄功要訣》,想必內中大有道理。是以他也想尋覓這本書。壹月之前,他回到蒙古,碰到了也先手下的武士額吉多,說是已探出張士誠的寶藏和那本遺書都埋在蘇州,關鍵則是在石英家中的壹幅畫圖。額吉多知他曾是淡臺滅明的師弟,便邀他相助,他無可無不可,便隨了額吉多到沙濤的山寨,恰好遇到張丹楓,這才知道《玄功要訣》已給張丹楓取去。他是長輩,又自負是武林中成名的人物,自然不便向小輩要書,故此悄然而退。他對異族亦無好感,但他因專心壹意要學上乘內功,對瓦刺與明朝的兩國相爭之事,亦不甚關心,但他也不願張丹楓毀在額吉多與沙濤的手裏,致使奇書落入蒙古武士的手中,故此他退出了沙濤的山寨之後,卻又暗地裏去向金刀寨主報信。
至於金鉤仙子林仙韻,雖然表面沒顯露,心中對烏蒙夫也是念念不忘。她在師門十年之後,武功已有成就,上官天野遣她下山,自立門戶,她就在雁門關外的壹座山中,潛心苦練,也不收徒弟。烏蒙夫幾天之前找到了她,兩人提起別後之情,各自淒愴。但禁於師門的約束,仍不敢談婚論嫁。後來烏蒙夫說起,說是探得玄機逸士有兩個弟子,即將出關,林仙韻道:“師父十年來心願,就是要勝過那玄機逸士,只不知這幾十年來,玄機逸士又創了什麽奇特的武功。他也想門下的弟子勝過玄機逸士的弟子,好替他爭光。妳我不如到雁門關外,邀鬥玄機逸士的那兩名弟子,勝了固好,就是不能勝,也總可以探出壹些虛實,為師門立壹大功。也許師父就因此會讓妳重列門墻了。”烏蒙夫給她說動,便同到雁門關外壹個險要之地攔截,烏蒙夫本探聽出玄機逸士那兩名弟子,是壹男壹女,但截到之時,卻只見潮音和尚壹人。這就是烏蒙夫與潮音和尚相鬥的前因後果。
無巧不巧,雙方正在激戰之時,謝天華策馬來到,叫道:“潮音師兄,妳且歇壹會兒。”青鋼劍壹亮,便向金鉤仙子林仙韻挑戰。潮音和尚向謝天華瞥了壹眼,意頗不忿,但也不言語。
林仙韻道:“妳是謝天華嗎?”謝天華道:“不錯,謝天華正是區區。”林仙韻道:“我素聞玄機逸士門下,以謝天華的武功最強,今日妳來得正好,我也想見識見識妳的武功。”左手壹起,霍地便是壹鉤,謝天華反手壹劍,身隨劍勢,壹牽壹引,林仙韻被他帶動兩步,金鉤幾乎脫手,不禁大吃壹驚。須知鉤奪之類的兵器,本來是用以克制刀劍的,而今林仙韻的金鉤反被謝天華的青鋼劍所克,事屬反常,哪得不驚!謝天華劍隨身轉,滴溜溜地轉了半個圓圈,劍把壹翻,劍身貼著金鉤劍尖便刺敵腕,這壹招正是百變玄機劍法中的壹個最精妙的招數。林仙韻右手劍招已發,壹招“玉女穿針”,疾刺謝天華胸口的“玄現穴”,這是“圍魏救趙”之策,要迫謝天華撤劍回救。謝天華心中暗笑:“我焉能給妳刺著?”身形略略壹偏,劍身仍然黏著金鉤,劍尖往上壹挑。哪知就在這剎那間,林仙韻趁著謝天華稍失平衡,金鉤壹拉,霍地便脫了出來,劍光壹晃,改刺為抹,壹招“平沙落雁”,橫削過去,這兩下手法,利落幹凈,拿捏時候,不差毫發,將下風之勢立刻扭轉過來。謝天華也不禁失聲贊好,道:“金鉤仙子,果然名不虛傳!”橫劍壹封,將金鉤銀劍壹齊蕩開,青鋼劍左起右落,壹口氣連削八劍,都用同壹手法,看來毫不出奇,但八劍壹氣呵成,竟把林仙韻迫得只能招架,心中也自暗暗佩服:這謝天華的武功果然比他的師兄要高明許多。
謝天華動手之時,張丹楓也與烏蒙夫再度交手,這回是張丹楓單獨接戰,有意相讓,不用雙劍之力迫他。本來張丹楓不是烏蒙夫的對手,但烏蒙夫先戰潮音和尚,後戰張丹楓與雲蕾氣力消耗不少,三十招之內,竟然占不了張丹楓的便宜。
謝天華斜眼壹瞥,見愛徒武功精進,好得出奇甚是驚異,哈哈笑道:“烏蒙夫,妳連我的徒弟也戰不下嗎?”烏蒙夫大憤,呼呼呼連掃三掌,在掌風劍影之中,欺身直進,運壹指禪的功夫,刺探張丹楓的穴道,著著搶攻。張丹楓機靈之極,急忙縮小***,仗寶劍之力,護著全身,烏蒙夫攻勢雖然強勁,迫切之間,也破不了張丹楓的守勢。
過了壹會,雙方已鬥了七八十招,謝天華劍勢縱橫,將林仙韻迫得連連後退,顯然占了很大的優勢,烏蒙夫也已搶得上風,但張丹楓卻還能自保。謝天華哈哈大笑,道:“烏老二,快壹百招啦,妳還勝不了我的徒弟嗎?”
烏蒙夫戰壹個小輩不下,自覺甚難為情,又見林仙韻處在下風,不再戀戰,強笑解嘲道:“謝天華,妳的徒弟果然名不虛傳,我看妳也不見得比他高明多少。我對有本事的後輩素來愛惜,就讓他喘壹口氣吧,今日不必再鬥了,改天我再向妳領教。”與林仙韻先後跳出***,向西北奔走。謝天華聽他們自去,笑對張丹楓道:“妳哪兒學來的這身武功,再過兩年,我真不敢再做妳的師父啦!”又對潮音和尚道:“今日咱們雖然稍占上風,但這兩人的功夫,確是武林罕見,徒弟尚且如此,那上官老怪的武功,實屬深不可測,咱們的師父不想與他親自動手,我只怕我與四妹二人,聯劍鬥他,也難保不落敗呢。”
張丹楓正想向師父說明得到彭和尚遺書之事,忽見潮音和尚面色鐵青,道:“哼,妳還記得師父麽?”謝天華道:“師兄妳說什麽?”潮音和尚道:“我還以為妳今日不來了呢?”謝天華道:“師兄,妳是怪我來遲了麽?”潮音和尚道:“雲蕾,妳來得正好,妳知道今日是什麽日子嗎?”雲蕾怔了怔,旅途中忘記時日,但前昨兩晚,都見月圓,想必不是十五,就是十六。張丹楓道:“今日是正統十三年十月十六。”雲蕾猛然省起,今日正是她爺爺死難的第十周年。當日情景又壹幕壹幕地從腦中閃過,本已模糊了的情景,突然間又清晰起來,珠淚不禁簌簌而下。
潮音和尚道:“謝天華,咱們十年之前在這裏說了什麽話來?”謝天華道:“咱們當日在這裏擊掌為盟,壹個撫孤,壹個報仇。妳要將雲靖的孫女帶回去交給四妹,撫養**,我要到瓦刺去殺張宗周。”潮音和尚昂頭冷笑,道:“原來妳也還記得如此清楚。雲蕾妳過來。”雲蕾挪前兩步。潮音道:“妳瞧,這當日的女娃兒如今已成了壹名出色的女劍客啦,我該做的已經做了。妳呢?妳將張宗周的首級帶來沒有?”謝天華答道:“沒有!”潮音和尚哼了壹聲,道:“原來妳是貪圖富貴腆顏事敵啦!”呼的壹杖,就向謝天華當頭掃下。謝天華壹閃閃開,道:“且慢,四妹呢?她來了沒有?”潮音和尚勃然大怒,喝道:“妳敢自恃武功,欺壓師兄嗎?我不要四妹幫手,先就要將妳打三百禪杖,妳有膽欺師滅長就亮劍將我殺了!”謝天華道:“不,不是這個意思,我料想四妹該與妳壹齊來到為何卻不見她?”潮音和尚本來是約了師妹葉盈盈壹同出雁門關,找謝天華算帳,潮音和尚馬快,所以先到。但想起耽擱了這麽些時候葉盈盈也該來了,不覺也是壹怔。謝天華道:“等到四妹來了,咱們再把話說清楚。”潮音和尚火氣又起喝道:“哈,原來妳眼裏就沒有我這個師兄了嗎?”大喝壹聲,當頭又是壹杖!
潮音和尚性子暴躁之極,動手不能自休,不由分說,呼呼呼,壹連掃了七八杖,把謝天華弄得啼笑皆非,迫得施展最上乘的內家功夫,袍袖壹揮將潮音和尚的禪杖裹住,笑道:“丹楓,妳也來得正好,妳向二師伯說去。”潮音和尚道:“張丹楓的事情我也知道大半,他倒不愧是個好男兒。但父還父,子還子,龍生九種,父子兄弟,各各不同。張宗周終歸是瓦刺的丞相,是通番賣國的奸賊。此事與張丹楓無關,我只問妳背盟之罪。”潮音和尚連珠炮般的發話,簡直不容旁人置喙,話尚未完,禪杖壹抽,又向謝天華劈頭打去。伏魔杖法展開,有如壹個浪頭接著壹個浪頭,連續不斷,看來似乎非把他的禪杖奪出手去,難以自休。
謝天華連連苦笑,左閃右躲,張丹楓咳了壹聲,想起此事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正待委婉陳辭,忽聽得壹聲怪響,掠過空際,其聲嗚嗚類似胡人的號角,但卻尖銳的多。雲蕾面色壹變叫道:“大哥妳隨我來!”張丹楓道:“什麽事情?”話猶未了,謝天華袍袖壹揮,將潮音和尚的禪杖蕩開,身形壹起有如鷹隼穿林,只壹掠就掠到了潮音和尚的那匹白馬身邊。那白馬似是吃了壹驚,昂首人立,前蹄疾踢,謝天華躍上馬背壹按白馬頸項,輕輕壹拍,那馬四蹄疾奔,嘶鳴不已,似是不服,但卻無可奈何。潮音和尚大怒,喝道:“妳敢偷我的寶馬逃跑?”其實這白馬本來是謝天華偷與他的,他急不擇言,張丹楓聽了也不覺好笑。
但見雲蕾早也飛身上馬,向前疾奔,在馬上回頭,不住地向張丹楓招手。潮音和尚叫道:“丹楓,讓妳的白馬給我。”張丹楓笑道:“二師伯,妳今日耗盡精神,歇壹歇吧,回頭我再向妳請安。”飛身上馬,不理潮音,壹股勁地向前追趕,潮音氣得暴跳如雷,只得要了謝天華的坐騎。但前面這三匹馬,都是世所稀有的寶馬,謝天華乘來的黃驃馬,雖然也是蒙古良駒,卻是望塵莫及。
張丹楓的照夜獅子馬最快,不壹刻就趕過了師父,謝天華雖已制服那匹白馬,但還未熟,壹路走壹路掙紮,反而落在雲蕾的馬後。張丹楓道:“師父,什麽事情?”謝天華揮手道:“妳跟雲姑娘先去,不必問。”張丹楓拍馬疾追,不壹刻又趕上雲蕾,只聽得空際怪聲搖曳,壹長壹短,越聽越清楚了。張丹楓與雲蕾並轡飛馳,過了壹會,那怪聲急促地響了幾下,以後便不再聞。雲蕾花容變色,側耳傾聽,“咦”了壹聲,道:“大哥,這聲音怎麽就沒有了?”張丹楓忍耐不住,又問道:“小兄弟,這到底是什麽事情?妳神色慌張,所為何來?”
雲蕾道:“我的師傅遇險!”張丹楓吃了壹驚,道:“妳的師傅?”雲蕾道:“不錯,這聲音是我師傅發出的告急聲音只有我和三師伯聽得懂。”張丹楓道:“妳師傅的武功,當今之世,能及得上她的,也不過有限幾人,怎麽她會遇險?”雲蕾道:“這確是她發出的告急聲。”小寒山上有壹種修竹,弄成吹管,發聲尖銳,十裏之內,都可聽見,加上飛天龍女深湛的內功,壹吹起來,在僻靜之地,二十裏外,也可傳到。飛天龍女在還未受罰面壁之前,曾將它弄為玩具,戲對謝天華說過以後如遇有什麽急事,就用這竹管發聲招喚。到了雲蕾上山之後,兩師徒在空山中同度十年,無話不談,所以雲蕾也知道這吹管的功能。其他同門,則是無壹知曉。
吹管之聲忽止,那當然是給敵人毀了,甚或遇了險也說不定。張丹楓不覺心中壹怔:上官天野遠在蒙藏交界的深山,除了是他,當今之世,能制服飛天龍女的,恐怕就只有她的師父玄機逸士,其他的人連淡臺滅明、謝天華等都算上,最多也不過打個平手。那麽難道是上官天野來了麽?以他的輩分地位,若說要為了為難壹個後輩,萬裏迢迢地趕來那實是難以置信。但除了是他,卻又是誰?誰能有那麽高的本領?雲蕾也是如此想法神情越見惶恐。那吹管之聲止了,兩人不知向何方追尋,雲蕾道:“大哥,這怎麽辦?”剛才的聲音自群山之中發出,經過回旋震蕩,不比空曠之地,容易辨別方向,張丹楓也不知該怎麽辦。
忽見前面兩騎奔馳,原來張、雲二人馬快,竟趕上早就走了的烏蒙夫與林仙韻。烏蒙夫回首笑道:“張丹楓,妳們還要□殺嗎?”張丹楓道:“不敢,請問這裏可是住有壹位世外高人?”烏蒙夫笑道:“世外高人,豈是妳們所能見的?”張丹楓道:“不管他見是不見,但求前輩指引。”烏蒙夫道:“妳倒很有禮貌,三妹妳問壹問。”金鉤仙子林仙韻發聲長嘯,過了壹陣,只聽得另外壹種嘯聲從天而降,入耳撼心,就如有人在耳邊發嘯壹般,功力之深,實是不可思議。林仙韻搖了搖頭道:“這位高人,今日什麽人也不見。”
但距離已近,不比方才,張丹楓已聽出是從附近壹個山頭發出來的,的拱手道:“多謝指引!”與雲蕾策馬疾奔。林仙韻道:“妳們不得允可,私闖上去,想找死麽?呀,妳們年紀青青,死了豈不可惜?”張、雲二人哪肯聽她嘮叨,策馬如飛不壹刻就到了山腳,將烏蒙夫與林仙韻遠遠拋在後面。兩人將馬放了,施展輕功提縱之術,疾行上山,上到半山,山風吹來便聞得壹樓異香,沁人心脾。雲蕾道:“這是我師傅日常用的自制的‘百花香’!”張丹楓聽了,心裏壹寬,飛天龍女果然是在此地了。兩人更加快腳步,不壹刻就到了峰巔。正是:
驚聽異聲天外喚,山中又再遇奇人。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字節數:18214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