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2

  襄城縣內壹片混亂,原因無他,太守跑了。
  不用朝廷來免官,他自己先潤為敬,免得下場不妙。
  郡縣佐官、吏員們見狀,逃散壹空,偌大的襄城竟然沒個主事人。
  到了第二天,稍微有點資財的人開始出逃。
  大車小車,充塞道路。
  汝水渡口之上,船工們從未見過如此陣仗,心驚膽戰的他們甚至懷疑賊人是不是打過來了,嚇得直接劃船至西岸,不做買賣了。
  有壹部分膽大的還在渡人、渡馬,這個時候往往能隨意索價,別人還不敢還價。
  午後,壹個消息開始在人群中流傳:王彌賊眾已破郡城,分兵四掠,很快就要到汝水了。
  此消息壹出,渡口附近的混亂再上壹個級別。
  有人棄了車馬,拿著細軟就跑。
  有人到上下遊查探,看看有無可涉渡的淺灘。
  還有人猶豫不決,四處找人詢問,辨別消息真假。
  但這個時候,壓根沒有好消息。反倒是謠言傳播得飛快,人們壓根不憚以最大的惡意猜度局勢,然後嚇唬自己或者別人。
  簡而言之,出逃的人壹片混亂。
  渡口對岸,響起了壹陣馬蹄聲。
  數百騎在岸邊勒馬止住。
  數人下馬,揪著兩名船工將他們渡過河去。
  片刻之後,壹面飄揚的“邵”字大旗插在了河對岸。
  數名旗手立於旗下,頂盔摜甲,背負長劍,顧目自盼,夷然不懼。
  有些站在渡口外圍,正想往裏擠的人看見後,下意識停了下來,傻傻地看著這面大旗。
  河對岸開來了更多的部隊,壹字長蛇般的隊伍遠遠看不到頭。
  壹名身著大紅色戎服的青年武將策馬向前。
  上百親兵緊隨其後。
  “前行看後行。”紅袍武將大喊道。
  “齊著鐵兩襠。”百余親兵齊聲高和。
  “前頭看後頭。”紅袍武將再喊。
  “齊著鐵冱鉾。”這次不單親兵在喊,就連壹些正在行軍的士卒也高喊了起來。
  馬隊疾馳而過。
  軍士們的目光追隨著那道紅色身影,有學生兵軍官抽出環首刀,敲擊著綁紮在手臂上的小圓盾,大喊道:“萬勝!”
  “萬勝!”聲浪從壹幢傳到另壹幢,整整傳遞了五次,然後很快掀起了第二輪。
  河對岸逃難的人群看了,下意識放慢了動作。
  不擠了,不推搡了,也不叫罵了。
  前面的人定定地看著。
  後面的人交頭接耳,互相詢問,然後再扭頭看看那面“邵”字大旗。
  旗幟仿佛有魔力般,壹下子鎮定了人心。
  “不逃了!”有勇少年掙脫了母親的手,在父親氣急敗壞的目光中,飛快地搶過壹匹馬,翻身而上,疾馳而出,聲音遠遠傳來:“我隨魯陽侯擊賊,爺娘勿憂,去去便回。”
  他的舉動鼓舞了不少人,又有十余壯士奔出。
  有人壹邊走,壹邊破口大罵:“壹幫賊子,當我襄城無人耶?”
  還有人回頭看了壹眼,道:“逃又能逃到哪去?若賊渡河追來,還是壹個死,不如拼了。”
  眾人都避開了他的目光。
  人壹上百,形形色色。
  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本就很正常。
  王彌大軍殺來,眾皆逃亡,有些人被裹挾其中,本就不情不願。如今魯陽侯渡河擊賊,看到主心骨了,勇猛之士自然願意追隨旗下,保衛桑梓。
  河西岸的軍士已經停了下來,在河岸草地上列陣。
  王闡、郝昌等河北將領指揮著本部三千三百余人,在工匠的帶領下伐木,制作簡易浮橋。
  石橋、永興、南山以及剛剛組建完畢的李家防,各抽調兩百府兵,計八百人,攜帶馬匹、部曲、器械,先期渡河。
  所有船工都來到了河西岸,將壹名名士兵、壹匹匹馬渡過去。
  過河的府兵稍事休息後,便按隊為單位,分散開來,查探消息。
  傍晚時分,陳有根親自帶著兩百人沖進了城門大開的襄城縣。
  他沒有絲毫猶豫,第壹件事就是封存府庫,然後將縣衙、州府內殘存的吏員都召集起來,令其發動城中百姓,抽調丁壯,發給器械,上城頭巡視。
  與此同時,派出信使前往諸縣,以南路都督魯陽侯的名義傳訊,諸令長再有棄城而逃者,斬無赦。
  這道命令可以說非常嚴厲了,不是免官這種溫柔的懲罰,而是殺!
  當天後半夜,邵勛帶著親兵渡過了河。
  這壹次,他帶來了銀槍軍壹到五幢三千戰兵、長劍軍八百,外加河北降軍三千三百人及兩百多工匠——他們充當輔兵。
  銀槍軍第六幢屯駐綠柳園附近,並府兵四百、牙門軍兩千人,充作總預備隊。
  銀槍軍第八幢因為全是新兵,被分到了宜陽三塢訓練。
  牙門軍另有壹千二百人留守廣成澤。
  剩下的兩千人被李重帶去了禹山塢,與銀槍軍第七幢壹起,作為該塢堡的中堅守備力量。
  所有作戰部署已經完成,就等著接下來的大戰了。
  *******
  四月二十二日,王衍親自巡視了壹番洛南三關,轘轅關是他的最後壹站。
  殿中將軍繆播親自出關城相迎。
  壹番寒暄後,眾人上了城頭。
  “這……”陽光有些刺眼,王衍手搭涼棚,看著前方掩映在草木山體中間的驛道。
  道不甚寬闊,有些路段甚至堪稱狹窄,錯車而過都不可能,僅容方軌。
  以他有限的軍事知識來看,正面攻打是極為困難的,這讓他信心大增。
  王敦跟在兄長身後,默默看著。
  郁郁蔥蔥的草木讓他有些心煩意亂。他強行摒棄雜念,默默看著地形,與兵書中所述壹壹對照。
  驀地,他腦海中生出壹個想法:“繆將軍,何不揀選精兵,至兩側山上埋伏,待敵大隊人馬路過之時,突然殺出。賊眾行軍之時,乃壹字長蛇陣,首尾難以相顧,或能將其截成數段,大獲全勝。”
  繆播壹聽,覺得有點道理,於是他看向王衍。
  王衍猶豫了壹下,道:“繆將軍但固守城池便可。值此之際,能不犯錯就是最好的。”
  “兄長!”王敦有些不甘心。
  繆播也用期待的眼神看向王衍。
  說實話,守城得到的功勞,如何能與野戰破敵相比?差遠了!
  “無需冒險,按令行事即可。”王衍說道。
  “諾。”繆播應下了。
  微微有些遺憾。
  他現在非常需要在天子面前表現壹番,以期獲得更高的官位、更大的權力。奈何王司徒不同意,可惜了。
  王衍的目光越過驛道,落在了南方的莽莽群山之中。
  壹個多月的時間,就讓王彌橫穿整個河南,太傅難辭其咎。
  洛陽,終究還是要靠禁軍來守,無論來犯之敵是王彌,還是已經磨刀霍霍的匈奴。
  王衍第二天回到了洛陽。
  這個時候,各地援軍陸陸續續匯集,主要是附近州郡的部伍,其中最顯眼的壹支是來自涼州的部隊:由北宮純、張纂、馬魴、陰浚等將率領的五千涼州騎兵。
  五千騎帶來的轟動效應十分巨大。
  尤其是他們的戰馬高大神駿,與北方草原相對矮小的馬完全不是壹回事,正面沖鋒應該十分厲害。
  這五千人裏,有涼州漢兒,有依附而來的鮮卑、羌種,每個人都有戰鬥經驗,看著就彪悍輕捷,不是那種花架子部隊。
  涼州苦寒之地,竟然藏著這麽壹支強兵勁旅,洛陽士民聞之,頓時奔走相告,振奮無比。
  要知道,禁軍這會才兩千余騎啊,沒涼州援軍壹半多,這仗好打了!
  另外,北宮純帶來的涼州騎兵還極大震懾了潛在的野心家們——呃,邵賊若在此,也會被震懾,這狗屁朝廷居然還能搖來五千涼州精騎,這不是逼著我繼續裝忠臣麽?
  隨北宮純壹起來的還有涼州的貢品:駿馬五百匹、牛角、氈毯、香藥數萬件。
  比起其他方伯,張軌在繳納賦稅之余還奉上貢品,確實極為恭敬了。
  天子聞訊,特於宮中賜酒招待北宮純等將,並遣使西行涼州慰勉。
  壹時間,仿佛讓人看到了大晉朝中興的假象。
  但另外壹方面,王彌已率眾開往轘轅關是事實,劉淵在囤積完糧草器械後,舉大兵殺向平陽、河東二郡也是事實。
  這番光怪陸離的景象,直讓人感慨萬千:大晉朝固然問題重重,但其國祚實不該這時候絕,之所以落到眼下這步田地,全是人為作死作出來的。
  誠哉斯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