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壹風流才子 by 書吧精品
2018-8-15 06:01
江南第壹風流才子14(重整旗鼓,再度出擊)話說唐寅拜別了昭容與春桃,帶著兩幅元陰元紅美人圖,穿著當初賣身陸府時的依裳,連夜回到那悅來客棧,先在客棧外將頭發打散、衣服弄皺,假裝喝醉酒的進了客棧,粗聲粗氣的說道:「哎啊,咱可是千杯不醉哩,區區三兩杯算得了什麽?」就歪歪斜斜的混進了內院,到了自己的房間,房門緊閉裏面卻是燈火通明,耳朵貼著門板,卻聽到裏面哼哼唧唧、桌椅亂搖的聲音。
咦?是不是太久沒回來,房子裏都住了壹大窩的耗子,在裏面元宵花燈遊街啦,怎的這般的熱鬧?既兒壹想,嘿嘿壹陣陰笑,原來咱這個主子出去采花,這個書僮唐慶卻在客棧吃起窩般草來,想必是他約了蓮蕓在房中來個盤腸大戰哩。
於是就開始拍門大喊開門,門才敲完,裏面的花燈遊街突然停了變得鴉雀無聲,接下來燈光暗了壹些,聽到壹陣唏唏嗦嗦的聲音,這才聽到唐慶顫抖的聲音回著:「來,來啦……」拖拖拉拉的過來開門。
走到裏面卻看到蓮蕓頭發散亂、衣衫不整的坐在桌邊,低著頭兩手顫抖著像是在縫衣裳,唐慶結結巴巴道:
「公,公子爺您回來啦,小,小的正在惦記著您呢……」伯虎臉色陰暗的看了蓮蕓壹眼不說話,唐慶忙解釋道:
「蓮蕓姑娘正在替小的縫衣裳……」伯虎也沒聽他說完,就逕自走進臥房,突然聽到他「哎啊!」壹聲驚呼。
唐慶趕緊跟進去,問是出了什麽事?只見到伯虎手裏拿著壹面上面沾了點點汙漬的絹布,身體像氣急般的發抖。唐慶壹看,可不就是第壹次和蓮蕓破瓜時,胡亂拿來擦下身家夥的布嘛,第二天發現錯拿了主子的東西亂擦搞臟了,也不敢再動它,就放在桌上,要等主子回來向他認罪賠不是,沒想到伯虎壹回來就看到了,見到伯虎像是氣極了,趕緊向外面的蓮蕓打暗號要她快走,然後就好漢做事好漢當,低頭站在那兒等著伯虎發落。
伯虎見到絹布上的痕跡,有了先前的經驗,壹下就猜出這汙漬就是這兩對奸夫淫婦的初度成績單。當初男扮女裝前往陸府,從整疊絹巾取了兩面,就急急出門忘了將剩下的收起來,原本以為唐慶不敢動自己的東西,倒也放心,沒想到這小子如此胡來,這可好了,九條絹巾給壞了壹條,實在令人著惱。
然而這元陰八卦計要用的白絹巾事涉機密,若是此時斥責唐慶怕會張揚出去,而且幸好還有另外六條可用,只要以後謹慎行事,倒也不會誤事,於是只好咽下了這口氣,先將絹巾收起,嘆了壹口氣道:「沒事,少爺要睡了。」就將唐慶趕出房去。
唐寅對這第九條絹巾被那賤精爛紅弄汙之事,沒有對這對狗男女興師問罪,後來在自個兒與八美團圓時,還厚道的成全了唐慶的蓮蕓的好事,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這第九條絹巾最後被送入寧王府時,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壹根稻草,在歷史造成了風波,此乃後話。
唐慶先是被伯虎打斷了好事,接著又被發現被逮到做錯事,被趕出房門後,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壹夜也沒有好睡。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唐寅壹大早就著唐慶趕回蘇州去請好友祝枝山祝解元來南京,準備要請祝大爺到陸府提親,唐慶見伯虎壹丁點兒也沒提及自己的醜事,心裏雖是舍不得最近夜夜睡在壹塊的蓮蕓,但也不敢多停留,急急忙忙的就回蘇州去請祝大爺了。
到了那元宵夜,唐寅心想每年的燈節可是重要節慶,這天夜裏許多閨女會出來閑逛,而大戶人家也會開放庭院花燈讓人欣賞,正好可以趁機尋訪美女佳人,於是又喬妝為女身出門獵艷。
上了大街後,壹心壹意的要用那處女風向雞尋芳獵艷,在人潮擁擠當中,兩只色眼隨時註意四周,卻也瞧不到壹個美貌女子,風向雞也是沒大動靜。後來轉過幾條街巷之後,才在無意中聽到了好消息,這時路旁有幾個輕浮哥兒們在那議論紛紛,有的說太平巷的陸翰林掌珠陸小姐算是南京第壹美人兒,有的說學士街羅府的羅小姐和她表妹謝吏部的千金謝小姐,這對妹姐花也不亞於陸小姐。
又有壹個說:「得啦得啦,太平巷今夜壹定擁擠不堪,要看陸小姐鐵定是見不著,還是上學士街跑壹趟,不知能不能瞧見那兩位天仙,只要讓我細細看壹個飽,就是死也瞑目,不瞞妳們說,上次在蓮花庵門前瞧見謝小姐壹眼,直到如今還是常夢著哩。」邊說還邊擠往學士街。
原來他們所說的乃是羅秀英和謝天香,乃姑表姐妹,彼此都是名門閨秀,長得花容月貌,而且熟讀詩書,琴棋書畫件件皆能,描龍刺鳳樣樣精通,壹對姐妹花,在南京地方早已久享艷名。
伯虎心想那羅小姐及謝小姐竟可與陸昭容壹較長短,機會可不能錯過,便尾隨那幾個哥兒們走,轉過兩條街果然就到了學士街。
羅府是有財有勢的舊鄉紳,今日也是由裏至外,從大門至中門,重重疊疊的懸著燈彩,壹排好幾條長桌拼起,鋪著繡毯,五光十色的陳列著許多珍奇古玩,晶瑩透徹,映著燈火更是金碧煇煌,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桌子四周用銅絲網欄住,另有家丁守護。
唐寅隨著那幾位少年進入羅府大門,表面是東走西逛的裝作觀看燈彩,賞監古玩,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壹心壹意的來監賞兩位美女。雖然放出了處女風向雞,果然直指內院有絕品處女,然而繞來繞去的走了好幾圈,也不見有什麽美人兒出現,那些浮薄少年也覺得不耐煩,各自嘆著沒福,垂頭喪氣的走了。唐寅也有些失望,但到底有些手段,就讓他想出壹個探訪玉人的方法來。
眼見夜色漸深卻瞧不見玉人倩影,若是再遲疑,待紛亂的遊人漸漸散去就要關門了,若是錯過了今日燈節,以後就是侯門深似海,恐怕要等到來年才能再踏進這大門。況且即已來到這寶山,豈有空手而回的道理,再怎樣也要見到兩位小姐的花容月貌。
經過壹番思量,沈吟半刻就想出壹個法子,整了整衣襟、掠壹掠鬢發,雙蛾緊緊的,認準了壹位管理古玩的老家人,便走上去哀求,假說自己同哥哥出來看燈卻兩下失散,初出閨門不識路途,壹個女流深更半夜的,恐會遇到歹人也不敢問路,無可奈何之下便要投到府上,請求行個方便容許借宿壹宵,明天早晨再去尋路回去。
這上了年紀的老家人叫羅芳,也是心地慈悲,打量了唐寅壹番後問道:「妳是那裏人氏?住在城裏還是城外,留妳借宿的事兒我也作不得主,妳對我說了,好讓我去稟報老爺太太,能不能留妳也要瞧妳的造化。」唐寅壹聽暗喜,連忙回說自己姓羅,閨名叫翠姑,本是姑蘇人氏,住在城裏城外可不很明白,只聽哥哥說,我們住的那條街叫三山街,因為人多擁擠,壹路走到這裏,也不知究竟走過多少路。羅芳攔著他的話頭道:「三山街嗎?那可是在城內,離這兒足足有八九裏路,怪不得妳不認識路回去,那好,妳在這兒別走開,讓我替妳去通報。」唐寅裝腔做態的連連稱謝,羅芳入內通報時,恰巧羅、謝二位小姐已用過晚飯,正在小樓陽臺陪著羅老夫人看燈閑談,謝天香早幾天就被表姐接來羅府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