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九十壹章 未解之謎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9

  看到壹枚帝璽,陳文哲實在是太驚訝了。
  這個可很不簡單,他可沒有聽說過國內哪座古墓,出土過皇帝大印。
  再說,這種等級的大印,壹般都是用來傳承的,父傳子,子傳孫,這代表著正統,怎麽能作為殉葬物品呢?
  就算是末代南越王,他也撈不著把自己使用的帝璽放入墓葬吧?
  只要不是末代王,子孫都不願意這種東西進入老子的陵墓吧?
  “不對,好像是出土過,南越國就流行陪葬皇帝印璽?”
  這個時候,陳文哲想起來,在國內羊城那邊,好像發掘過南越第二代王的文帝的墓葬,並且出土了文帝行璽。
  這個是哀帝行璽,倒黴的皇帝才會用哀作為自己的謚號。
  此時陳文哲也想起來了,這位倒黴皇帝是南越第四位王,他還真是被人宰了。
  南越國,亦稱南粵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嶺南地區的壹個政權。
  從開國君主趙佗至亡國君主趙建德,壹共歷經五任國王,享國九十三年。
  秦末,南海郡尉趙佗乘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並嶺南的桂林郡、象郡。
  漢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國(南粵國),定都番禺。
  漢高祖十壹年,南越國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元鼎四年,南越丞相呂嘉發動叛亂,殺死南越王趙興,立術陽侯趙建德為南越王。
  元鼎五年秋,漢武帝劉徹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滅亡南越國。
  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兩廣大部分地區、胡建壹小部分地區、南海、港澳和越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壹個完整的王朝政權,它奠定了今日嶺南的基本範圍。
  現在陳文哲所在的地方,屬於北部山區以南,中部地區靠北的地方。
  這個地方出現壹座王墓,好像也不是多麽奇怪。
  再說,趙興這個倒黴蛋選擇墓地,可是身不由己。
  南越國五個王,第壹個是武王趙佗,第二是文王、第三是明王,第四個就是這個倒黴的哀王。
  不說造反的呂嘉,就說南越國的這些王族,他們在建立南越國之後,就壹直心中不安,都在害怕中原王朝的威脅。
  剛開始的趙佗父子,那個時候秦末混亂,他們還有恃無恐。
  可到了後來,他們肯定是越來越不安,要不然後來的趙興,也就是哀王,他不會想著投降。
  所以他們壹直有著遠離漢朝的想法,所以哀王上位之後,就壹只在大後方準備後路。
  就算是呂嘉造反之後,他們也沒有停下這樣的小動作。
  當年造反失敗,呂嘉和哀帝趙興的哥哥趙建德出海西逃時,被捕獲。
  他們沒有逃到南越國南方,也就是現在越國中北部。
  至此,南越國滅亡,傳國五世,最後壹個趙建德沒有來得及建造豪華陵墓,所以陳文哲這壹次看到的肯定是哀帝的墓葬。
  知道了是誰的墓葬,還了解了歷史背景,陳文哲自然也就弄明白了,為什麽他手中的鏤空龍鳳玉套環,既有著最頂級的中原文明工藝,又帶著壹部分少數民族的外來風格。
  南越國,確實是壹個特殊的國家。
  那個時代的人們,也就是從秦末開始,就有人相信玉能保存屍體不腐爛,而且這個想法在漢代更加流行。
  秦末漢初,用玉衣陪葬就已經有跡象,比如南越文王墓墓主趙眛,他身上就穿了壹件絲縷玉衣。
  那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壹套完整的絲縷玉衣。
  甚至是比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還要早10年左右。
  現在陳文哲手中有好幾具金縷玉衣,銀縷玉衣也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想再增加壹具收藏。
  認真的看著回溯的畫面,果然,南越國的幾位王,都應該有著玉衣陪葬。
  可惜,南越國的開國之王,趙佗的陵墓壹直沒有找到。
  既然羊城已經發現了壹座南越王墓,那第壹代南越王趙佗的陵墓,甚至是第三代南越王的陵墓,也都在羊城附近。
  這時陳文哲想起來,好像南越的明王墓,也被發現了?
  羊城那邊曾發現過壹些漢代大墓,陪葬品中也有壹些精美的玉佩飾。
  專家壹度懷疑是某位南越王的墓葬,但是沒有證據,甚至有人就認為是趙佗的陵墓。
  可是後來有專家根據墓中出土的玉劍飾推斷,那座墓應該是史書中記載的南越國第三代國王趙嬰齊的陵墓,而不是趙佗墓。
  所以,真的趙佗墓在哪裏,至今還是壹個未解之謎。
  既然是在國內,陳文哲自然是不可能私自過去挖的,但是幫助國家考古,還是可以的。
  沒準到時候國家還能獎勵他壹些東西,就算不要考古發掘出來的寶物,獎勵壹些政策也是可以的。
  所以,現在發現了南越國第四位王的陵墓,陳文哲還是很興奮的。
  當然,他最終的目的還是第壹代南越王,因為那個時期有厚葬的習俗,再說,趙佗這個第壹位南越王還真是個傳奇。
  他自稱“南越武帝”,曾經發兵進攻湘沙國。
  漢武帝建元四年去世,終年103歲,被葬在番禹。
  但是,後世都知道他葬在羊城,卻沒人能找到他墳墓。
  據悉,趙佗死後,是由第二代南越王趙胡安排的殯葬。
  為了能讓其墓葬保存完好,他花費了不少心機。
  後世很多考古學家分析,雖然趙佗的墓地是由他自己生前選定的,但在實際下葬時出現了不少假象和迷霧,讓其他人不知道趙佗墓葬所在。
  大量文獻記載,趙佗死後營墓數處,喪葬車從四個門同時出發,所以讓人不知道其真墓的確切位置。
  《粵東新語》說趙佗陵墓在白雲山上:“南越王趙佗,相傳葬羊城禺山,自雞籠崗北至天井,連山接嶺,皆稱佗墓。”
  兩千多年來,關於趙佗墓的準確位置眾說紛紜。
  主要說他的墓葬在古番禹城的城西南、城西、城西北、城北、城東北等說法。
  而古番禹成,是三國時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所建,大概在現在羊城越華路以南、文明路以北、倉邊路以西、吉祥路以東的地區。
  可在這些地區,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發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