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陳文哲沈浸入隋侯之珠內部,隨著陸大師的步伐,壹步步從第壹代建盞,壹直到第八代的曜變盞。
  可以說,每壹步的變化,他都已經掌握。
  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就是對於釉色變化的掌控。
  這壹次是陳文哲學習的最舒服的壹次,也是學的最全面,最循序漸進的壹次。
  這壹次他直接掌握了釉的成分,燒成溫度,保溫時間,釉層的厚度和冷卻速度。
  而掌握了這些,就可以完美燒制出各種建盞。
  不管什麽顏色,他都能輕易掌握。
  因為他知道,什麽樣的火候,什麽樣的溫度,什麽時候冷卻到什麽程度,最終會得到什麽樣的釉色。
  “厲害啊!”
  陳文哲對於這些五六七十年代呈現出的大師,是真心佩服!
  他們有天賦、又肯努力。
  最厲害的是數十年如壹日的堅持,最終讓他們的成就肯定是前無古人。
  至於會不會是後無來者,這就要看陳文哲的努力程度了。
  現在,他肯定能夠燒制出曜變盞,但是,想要達到曜變天目,或者準確說稻葉天目盞那種水平,還就是很需要運氣。
  那麽稻葉天目,具體是個什麽情況呢?
  《古陶瓷識鑒講義》記載:“閩中建窯有今人所謂曜變盞壹式,冠絕等論,其結晶狀為褐色圓點,外圈圍以銀藍光暈,如日食月食之曜環。霓虹或稱‘稻葉天目’,以為其狀似稻葉菌斑故命之。”
  描述的詳細吧?就是這麽壹直小盞,如果不是運氣,怎麽會燒制出同樣的來?
  最多也就是燒制出同樣的色釉,同樣式就不用想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比陸大師,更厲害的大師?”
  陳文哲突然之間,有點異想天開。
  他最近對於釉色的變化,特別是銅釉和鐵釉的呈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感覺,如果他上,他也行!
  特別是在銅紅和鐵紅方面,他也許能夠開發出壹些新的瓷器釉色品種。
  此時他的想法不少,因為之前就有人做過。
  像是之前的流霞盞,它可以結合秘色瓷做出秘色釉流霞盞,那麽他為什麽不可以在曜變天目盞的基礎之上,進行二次開發?
  建盞可是有基礎,他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輕易的燒制出各色建盞,甚至是各色曜變天目盞!
  這樣壹來,他是不是也可以算是創新?
  古人在制瓷這壹項科技之上,真的開發的淋漓盡致,想要創新,實在是太難。
  所以,就算是陳文哲有了好的想法,他也不敢輕易相信。
  以他的閱歷自然不敢說世間任何瓷器,他都了解,也全都知道。
  這時就只能通過隋侯之珠,搜索壹下,當然,在網上搜索,也許會有意外收獲。
  這些都是他的想法,有沒有在天目盞的基礎之上,再創新的瓷器,了解壹下就知道了。
  不過,這麽壹了解,陳文哲就郁悶了。
  他能想到的事情,現代的壹些大師自然也想到了,而且人家的年紀比他大,制作瓷器的時間比他長。
  所以,他就只能繼續學習?
  陳文哲還真沒想到,國內的大師,還能把天目曜變盞玩出花來。
  看著眼前的作品,陳文哲只能是驚嘆。
  這只曜變天目的釉層暗藍,其內有許多黃色或紫藍色的斑點霞光,色彩變幻極為夢幻。
  從不同角度,還能有不同的顏色,確實是美得如璀璨辰星,讓人驚嘆不已。
  之前只知道曜變天目茶碗十分難得,其燒制技術被稱為“神技”,他還真沒想到,現代的那些都是,居然這麽瘋狂,能夠燒制出這麽多精美的曜變天目盞。
  要知道,壹般每萬件才能出現壹至兩件成品。
  就算是大師有意想燒成,也不會立刻燒出來的極品,只能靠預想不到的奇跡出現。
  只不過他們的預想,成功率稍微大了壹點,這就是技術。
  就算這樣的技術,也不是誰都可以研究出來的。
  自從得到曜變天目盞之後,小鬼子就想要重現這種瓷器。
  可是,就算是到了現在,有著科技加持,他們想要復燒也非常困難。
  比如霓虹的現代陶藝家長江惣和安藤堅,都曾潛心研究,歷經長時期心血,仿制過曜變天目,不過和宋朝相比還是存在差距。
  如今再看眼前的曜變天目碗,陳文哲真是由衷贊嘆這裏面的強大工藝。
  如此耀眼如日月星辰的色彩,居然會是現代人復燒出來的。
  “曜變天目釉瓷,同類異晶體制作技藝?”
  “這就是最關鍵的技術吧?同類異晶體制作?就是有了這壹層晶體薄膜,才能折射出那麽美麗的光彩吧?”
  這壹次,陳文哲是真被驚艷到了,特別是那壹件件精美的瓷器,讓他眼前壹亮。
  華貴沈穩的紅色曜變天目釉、天然碧玉般的珍珠藍釉、金屬感極強的鐵銹花釉……
  如果不是知道這是燒制建盞變異出來的釉色,妳會想到藍釉和紅釉是同壹種元素燒制出來的?
  所有人都知道,天目釉是瓷器家族裏的特殊成員,而以曜變、油滴、兔毫最為名貴,其中曜變又居於諸名瓷之首。
  曜變天目的燒成,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其釉下壹次高溫燒成耀斑,這些斑點四周還有紅、綠、天藍等彩色光暈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閃耀。
  而且從器皿的整體來看,也會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現大面積的色彩變幻。
  合於自然肌理,又增玄妙想象,細細品味,意境深遠。
  有人說:“南宋時期的曜變天目,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妖異瑰奇得不像是人間之物。”
  葵花黃釉整體觀看,雍容華貴,仔細查看,又見葵花黃面裏閃爍著小小的楓葉,給人無限聯想;
  金絲釉,雖未施金,卻有條條金絲在釉裏擺動,陽光下把玩,又見金光折射……
  欣賞著這些曜變釉瓷,感覺五彩繽紛、燦若雲霞,紋路奇妙、釉彩斑斕。
  這還真是復活了“碗中宇宙”,讓這種獨特的美麗重現於世。
  看著隋侯之珠內部的圖片,陳文哲確定,這些技術肯定是在曜變盞的基礎上,更進壹步的結果。
  雖然這些瓷器的燒制工藝,並不壹定比陸大師更厲害,但是,它們卻足夠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