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九十二章 學習武後好榜樣,幹政掌權工作狂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5

  將部分書信交予女將珠丹後,李彥回歸使節團內,不再多言。
  壹路上,他默默觀察著兩支前來迎接使節團的隊伍。
  對比很明顯。
  勃倫贊刃的手下,個個不全是牛高馬大,也基本體格健壯,裝飾繁多。
  女將珠丹的手下,個個不全是面黃肌瘦,也基本營養不良,裝飾稀少。
  蘇毗人被剝削實錘。
  這個國家被吐蕃吞並後,由於它本身的體量擺在那邊,不僅成為五茹,也就是五大部落之壹,這幾任贊普的王妃,基本上還都有蘇毗貴女。
  松贊幹布的王母是蘇毗出身,芒松芒贊的王妃是蘇毗出身,赤都松贊的王妃也是蘇毗出身,歷史上後面更是不少。
  可即便如此,他們整個族群依舊處於壹種被壓迫剝削的狀態。
  餵了壹顆甜棗,剩下的用大棒死命錘。
  所以除非出現赤瑪洛,那種武則天式的強權女子,否則這個部落在吐蕃內的生活條件,自然不會多好。
  李彥覺得很好。
  妳要真其樂融融,毫無矛盾,我們來幹嘛,純送禮麽?
  女將珠丹也發現了後面裝禮物的馬車,更讓她關註的,是跟在最後的囚車。
  她仔細看了看,來到前方找李義琰詢問:“李正使,那些犯人是怎麽回事?”
  李義琰將涼州的事情解釋後,淡淡的道:“希望贊普給我們壹個解釋,為何吐谷渾人會受吐蕃指使,對涼州圖謀不軌!”
  “那不是……”
  女將珠丹剛要開口,勃倫贊刃冷冷的道:“妳個小小的宮廷衛官,想好了再說話!”
  女將珠丹瞬間閉上了嘴。
  李彥冷冷的道:“噶爾如本很豪橫啊,難不成在吐蕃,品階低的官員連說話的權力都沒有嗎?”
  勃倫贊刃瞬間閉上了嘴。
  女將珠丹心中稱奇,仔細打量了李彥幾眼。
  但她也不敢多言了,只是默默記住了這位對蘇毗印象很好的大唐使節。
  接下來壹路無話。
  在兩隊吐蕃衛士的護送下,大唐使節團壹路順暢,抵達了吉曲河岸邊,邏娑王城。
  也許見慣了長安那宏偉的城門,當看到壹扇勉強稱作高大,但絕對與宏偉沾不上邊的城門聳立,使節團眾人都有些面面相覷。
  畢竟也是打敗了十萬唐軍,在西域強勢崛起的吐蕃,王城就這?
  李義琰和李彥的目光,則齊齊看向城門前,站立等待的壹行人。
  尤其是為首的中年男子。
  魁梧有力的身材,棱角有型的臉型,智慧機警的目光,皮膚還是帶著明顯的草原紅,卻有兩撇又濃又黑的胡須,顯得極具威嚴。
  吐蕃尚紅,此人也穿著壹身紅色衣袍,渾身上下佩戴著不少飾品,尤其是脖子上的天珠掛飾,和胳膊上醒目的大瑟瑟。
  李義琰低聲道:“這個人很像祿東贊。”
  李彥回道:“應該就是祿東贊的長子。”
  果不其然,見到使節團來到城門前,中年男子上前幾步,用標準的漢語道:“在下吐蕃大論贊悉若,奉贊普之命,恭迎諸位大唐使節!”
  李義琰持節,上前見禮:“大唐正使李義琰,多謝噶爾大論迎接了。”
  “李正使客氣!”
  贊悉若雙手作揖,禮節十分標準,與李義琰問好後,又仔細打量起李彥,看了看他手中的旌節,微笑道:“這位想必就是李副使了,真是年紀輕輕,文武全才啊!”
  李彥笑容燦爛:“沒想到我的名字傳得這麽快,連遠在這裏的噶爾大論都知曉,實在榮幸!”
  贊悉若笑容不變,看向勃倫贊刃:“五弟,妳壹路護送唐使辛苦了。”
  勃倫贊刃如蒙大赦,同時又羞愧難當,上前道:“大兄!”
  贊悉若點頭:“下面的事情就交給為兄,妳退下休息……諸位,請!”
  壹國宰相親自引路,帶著他們正式進入邏娑城。
  提起邏娑城,後世很少人知道,但說到拉薩和裏面的布達拉宮,那就是人盡皆知了。
  李彥剛剛入城,第壹印象就是醒目。
  長安的大明宮再牛逼,也沒有可能壹進長安城門,就能眺望宏偉的宮城。
  但在邏娑城門,真的是仰起頭,就能遙遙看到那依山壘砌,群樓重疊的殿宇輪廓。
  那股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感,可以想象當初松贊幹布建立這片宮殿時,是有多麽的誌得意滿。
  而位於布達拉宮之南的,是壹圈又壹圈碉樓式的建築,簡陋而粗放,錯落而無致,很是散亂。
  街道也歪七扭八的,在長安生活習慣的眾人,瞬間湧起壹股強烈的不適感,就恨不得把那些街道掰直嘍。
  李彥適應了片刻,開始觀察街道上的人流,發現這裏還是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的。
  不說那些刀具武器,鞍匠皮匠的鋪子,就看點心吃食的地方,也都不少,可見經濟的繁榮度是不錯的。
  只是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真的坦然相見,沿街乞討的難民特別多。
  與壹個個穿著紅色衣服,趾高氣昂走過的貴人或商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贊悉若壹路策馬而行,對此視而不見。
  使節團自然也不會失禮到壹進城就問這些,長長的隊伍,在壹種詭異而安寧的氣氛中前進著。
  終於走過了足足七八條街道,幾乎到了布達拉宮的山腳下面,贊悉若才停下馬,指著壹座頗有長安風格的府邸道:“吐蕃不比大唐,並無驛站招待,這些日子就要委屈諸位使者,住在我的府邸了。”
  李義琰瞳孔微縮:“住在大論的府邸?這不合禮數吧?”
  贊悉若笑道:“我吐蕃願與大唐重修故好,贊普已經下令,特意修建了專門招待使節之處,只是剛剛開工,因此命我招待諸位,這是贊普的壹片盛情,請李正使就不要拒絕了。”
  李義琰稍稍沈默後,點了點頭:“既然是贊普之意,我等便入鄉隨俗,只是不知贊普哪壹日召見?”
  贊悉若笑容收斂,嘆口氣道:“諸位使節來得不巧,贊普又生病了,恐怕短時間內想要見諸位使節,不太可能,請諸位放心居住,我壹定提供最好的招待!”
  李義琰表情平淡,不急不躁:“那我等就打擾了。”
  使節團壹行往府內走,直到後面的囚車駛來,贊悉若突然道:“且慢!”
  李義琰看向他:“噶爾大論有何事?”
  贊悉若道:“我吐蕃有昌本壹職,專門審理案件,犯人必須要經過昌本審問後,再向贊普稟告,這個流程並不短暫,正好將這些犯人移交吧!”
  說罷他又苦笑道:“讓他們入我府邸,總覺得有些不詳呢!”
  李義琰面無表情的撫了撫須,李彥則接過話題:“聽聞貴國審問這類案件的最高官員,是整事大相?”
  贊悉若的眼睛微微壹瞇:“李副使對我吐蕃的內政很了解啊?不錯,此案的最高管理者,是整事內相,也不是外人,正是我的三弟贊婆。”
  好家夥,最高法院的院長也是他弟弟。
  吐蕃實施的也是群相制度,權力最大的宰相就叫大相,又稱為大論,第二大的叫小論,是大論的副手。
  還有幾位是宰相僚屬,相當於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三省侍郎,其中掌管全國緝案、刑獄並制定相關法律的,叫整事大相。
  這些官員都是父死子繼,無子則由近親承襲,除非犯謀逆大罪,波及全族,才會改變,否則壹律不得更換。
  可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卻是贊婆,祿東贊的第三子。
  看看他的兒子吧,長子贊悉若是大論,二子欽陵是兵馬大元帥,三子贊婆是整事大相。
  這陣容讓李彥都有些苦笑。
  凡事有利皆有弊,他早早掌控權勢,與吐蕃較量。
  好處很明顯,現在大唐對吐蕃的整體局勢,沒那麽劣勢。
  壞處也很明顯,現在的噶爾家族勢力,是真的牛逼,文武兼備,實力地盤,樣樣不缺。
  此時贊悉若就補充道:“李副使也知道了,我們的贊普身體不太好,讓他親自審理實在為難,交給我三弟審問後,有了結果後,再由贊普定奪不遲!”
  這話聽起來溫和平靜,其實囂張霸道到了極致。
  李彥卻不慣著他:“噶爾大論見諒,此事涉及到吐谷渾之亂,外交之事,恐怕不能走吐蕃的正常流程。”
  贊悉若也爭鋒相對起來:“吐谷渾是舊王無道,我二弟出於兩國友誼,率軍助新王平叛,也將歸來,李副使莫非是要等他,持了吐谷渾新王的國書到面前,再讓此案予我三弟審理嗎?”
  李彥搖頭:“那確實太麻煩……”
  他看向後方,招了招手:“珠丹衛官,妳過來壹下。”
  壹直跟在後面摸魚的女將珠丹面色微變,卻又不敢拒絕,磨磨蹭蹭的走了過來。
  贊悉若奇道:“她是宮廷衛官,負責保護王妃的安全,李副使讓她來是做什麽?”
  李彥微笑:“我剛剛生出壹個想法,我大唐亦有皇後輔助聖人處理國事,既然贊普身體抱恙,不如讓王妃來審問此案,以示公平,噶爾大論覺得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