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九章 晴天霹靂,京城震動!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6

  公孫昭立於任氏家宅內,恭敬等待。
  他的工作向來是兩點壹線,有時候甚至只留在那壹點上,十分簡單,幾乎沒有去其他官員家裏拜訪的經歷。
  此來任伯雨家中,第壹印象就很好。
  居汴京,大不易,尤其是住房問題,高昂的房價讓不少下層官員都只能租借房屋,但朝中要臣還是能有壹個體面住處的。
  然而任伯雨的家,不僅狹窄,子女壹多就顯得擁擠,而且樸素,都看不到多少仆從,更沒有俏麗的女使,只有幾個白發蒼蒼的老仆忙裏忙外。
  這種不如百姓的清貧日子,與貪官汙吏形成鮮明的對比,令人肅然起敬。
  可惜從下午等到夜色降臨,任伯雨依舊沒有見他,這還是遞上了範純禮的書信,否則恐怕就在外面等待了。
  如今是七月份,汴京的天氣本就炎熱,公孫昭的衣衫都微微濕了。
  以他的武功本不至於如此,但壹想到無憂洞的招安正在進行,心頭就不免焦慮起來。
  手中拿著的案錄,也險些被汗水浸濕,趕緊小心翼翼地擦了擦。
  這份案錄是來之前用心整理出來的,將證詞線索和推測分析分開列出,務必做到公正嚴謹,不作誤導,讓任伯雨看了後,能夠迅速對案件有壹個較為準確的了解。
  就這般苦熬了許久,好不容易屋內傳來動靜,壹位相貌清臒,穿著壹身帽衫的老者走了出來。
  任伯雨今年五十三歲,但頭發已經發白,相貌顯得較為蒼老,背都微微有些弓,只是眼神銳利如電,有股不可逼視之感,直刺過來。
  公孫昭有求於對方,立刻低眉行禮:“拜見任正言。”
  見他等候良久,態度依舊恭謹,任伯雨面色微微舒緩,露出壹絲孺子可教的認可:“公孫判官,請入內。”
  公孫昭舒了壹口氣,跟著這位老者來到只有清苦墨香的書房內,跪坐下去後,雙手將案錄奉上:“近來京內發生要案,與朝中權貴、豪奴惡賊、無憂洞皆有關系,案情在此,請任正言過目!”
  任伯雨接過,低頭大致看了看,就不感興趣了:“範直閣的書信,老夫已經收到,妳所言信誓旦旦,卻無實證,如何能取信於人?”
  公孫昭趕忙道:“請任正言將案錄看完,此案來龍去脈,都在其中,如今種種跡象表明,無憂洞與朝中要臣勾結,千萬不能讓他們得逞!”
  任伯雨微微皺眉,將案錄放到壹旁:“此事老夫是不信的,妳若有實證,不妨拿出。”
  公孫昭深吸壹口氣,再度解釋道:“無憂洞在京內危害百年,兇悍狡詐,不可輕視,想要從他們手裏獲得證據,就必須要先將此事揭露,令賊人亂中出錯!”
  “下官也知此事荒謬,確實難以取信於人,但關系到京內多少無辜者的血淚,又有切實存在的兇案,難道不該多做防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麽?”
  “還望任正言先看案錄,其中諸多疑點,都有對應分析,下官願壹壹解釋!”
  公孫昭所言帶著幾分懇求,聽在任伯雨耳中,這年輕的判官儼然是來指點他的,之前些許好印象頓時蕩然無存,厲聲道:“這等捕風捉影,信口雌黃的事情,正是皇城司所為,範直閣居然也信妳所言,失職之罪,老夫定要參他壹本!”
  公孫昭怔了怔,怒意浮於眉宇,就要當即反駁,但嘴唇顫了顫,終究沒敢,心已經沈了下去。
  他也不是胡亂找人的,聽聞這位進士出身,初任雍丘縣縣令,政績為士林所贊揚,應該是實幹之輩,萬萬沒想到對方先是在不了解案情的情況下壹味求證,然後又說出這番對人不對事的話來。
  任伯雨在地方任職時,主要的功勞確實是除賊,雍丘縣靠著汴河,水道運貨的船只絡繹不絕,因此盜賊眾多,歷任縣令始終無法清除盜賊,直到任伯雨上任,才將盜賊解決,為士林所稱頌。
  這是公孫昭所了解,但他不了解的,是任伯雨到底是用了何等妙計,將治下盜賊解決的。
  事實上,任伯雨並未讓縣尉剿匪,而是命令運送貨物的船只,不準在雍丘境內過夜,船家貨主起初不願意,任伯雨就讓縣尉帶人,用斧頭砍斷東下船只的纜繩,逼迫他們離去,去往京城的船只,則派人護送入京。
  如此處理下,沒過多久盜賊就消失了,沒船可偷了,誰還來這變得愈發貧窮的地方?
  了解的錯位,讓公孫昭對這位產生了誤會,采取的方式也是以實際的案錄打動人,結果自然落得這個下場。
  想到案情重大,他還想爭取壹下,任伯雨已經拂袖起身:“公孫判官,老夫就不送了!”
  公孫昭抿了抿嘴,緩緩站起身來,將自己和府衙眾人細心整理的案卷拿起,連禮都不行,直接轉身離去。
  任伯雨見了眼神愈發銳利:“皇城司出身之人,果真不能在開封府衙任判官要職,老夫明日要再參壹本,肅清亂象!”
  正在發怒之際,穿著打補丁的兒子任申先入內,聽到這番話語,也深以為然:“皇城司橫行不法,構陷誹謗,恣意妄為,殘害百姓,本以為這公孫昭略有不同,沒想到還是這般興風作浪,不顧朝野安危!”
  頓了頓,任申先又提醒道:“父親今是左正言,理應整肅朝綱,撥亂反正,公孫昭之流只是小惡,還要誅除大害!”
  任伯雨對於這位兒子盡得自己所傳,感到十分欣慰,卻又立刻教訓道:“勿以善小而不為,開封府衙的亂象必須肅正,而賊人久竊朝柄,迷國罔上,毒流搢紳,睥睨萬乘,不復有臣子之恭,也萬萬不可容之!”
  長孫無忌:嗯?
  章惇:他說的是我……
  長孫無忌戰術後仰:那沒事了。
  在任伯雨描述下的章惇,不僅反心昭然若揭,歷史上後面還有壹段:“若貸而不誅,則天下大義不明,大法不立矣,臣聞北使言,去年遼主方食,聞中國黜惇,放箸而起,稱甚善者再,謂南朝錯用此人……以此觀之,不獨孟子所謂‘國人皆曰可殺’,雖蠻貊之邦,莫不以為可殺也。”
  翻譯壹下就是“如果寬恕而不殺章惇,那大義就無法闡明,律法就無法確立,臣聽北方的使者說,去年遼主正進食,聽到中原罷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連稱好,說南朝錯用了這個人……從這件事看來,(對章惇)不正是如孟子所言的‘國人都說該殺’麽,雖然是蠻貊之邦,也無不以為該殺的。”
  當然,章惇被貶,關鍵根本不是這些諫臺言官,而是向太後倒臺,不再需要這個宰相制衡了,但任伯雨這種壹連上八次奏章彈劾宰相的,也是超密集型輸出了。
  此時這位剛正不阿,無所畏懼的老者,飛速寫下彈劾範純禮和公孫昭的奏章,與之前所寫三份彈劾章惇放在壹起,然後心滿意足來到了餐桌上。
  他動了筷子,之前壹直等候的家人們才紛紛動筷,在黯淡的燭火籠罩下,默默品嘗起粗茶淡飯。
  清流名士,立朝寡援,壹切都是為了大宋的美好明天!
  ……
  同壹片月色下。
  公孫昭神情略帶恍惚地回到開封府衙。
  看著自己的屋子裏,依舊是燭火通明,想到包括林沖顧問在內的壹眾人,正在為破案而殫精竭慮,他居然有些不敢進去。
  言官看不上自己,這是早就知道的事情。
  黨爭對人不對事,也根本不稀奇。
  但他滿以為在那麽重大的案子下,那些士林稱頌的好官應該是仔細思考事件,推敲結論,並與他探討案情,想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結果事實證明,他太天真了,連正題都沒進入,直接就被駁回。
  平日裏最是在乎時辰的自己,整整大半天,就換來這麽壹個結果,在浪費的時間裏,說不定兇手就在作案,想到這裏,公孫昭終究是接受不了,更覺得無顏面對其他人。
  正徘徊在黑暗裏,李彥出現在屋門處,喚道:“公孫判官?”
  公孫昭抿了抿嘴,走入了屋內,沈聲道:“任正言完全不信我們的推測,此行失敗了。”
  看著他的神情,其實眾人就有所預料,丘仵作趕忙道:“三郎不必泄氣,禦史言官不止他壹人,再換壹個便是。”
  李彥則道:“解決問題不止是靠諫言,我們可另想他法。”
  其他人也紛紛出聲安慰。
  在眾人的鼓勵下,公孫昭重新目露堅定,重重壹禮:“確實不能氣餒,當繼續努力,諸位拜托了!”
  眾人還禮,燭火變得更加明亮,壹道道身影走來走去,直至累到不行,才壹起合衣睡下。
  公孫昭的眼睛則壹直沒有閉上,始終專註於追尋蛛絲馬跡,不放過每壹條線索。
  通宵查案,開封府就是我的家,壹切都是為了大宋的美好明天!
  ……
  第二日清晨。
  任伯雨懷揣奏章,入朝彈劾。
  公孫昭稍加洗漱,繼續查案。
  壹個剛剛到皇城。
  壹個剛剛出府衙。
  就見到壹匹匹快馬飛奔,趕來通信的鋪兵放聲高呼,聲音淒厲至極:“永陽郡王……永陽郡王遇害了!”
  兩人先是楞住,隨即駭然失色。
  其後。
  晴天霹靂,京城震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