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08章 雷瓊山高路遠遙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老夫無病,給老夫出去,哪有大過年的跑來為人看病之事,老夫無病,哈哈哈……”
  戶部,從太醫署趕到此的太醫們被畢構轟出去。
  “畢尚書,既然無病,允我等驗證壹番如何?”太醫還要檢查。
  聽聞戶部畢尚書,無故發笑,恐患失心之疾。
  陛下尋人到太醫署,自己等人才來。
  果然,畢尚書行止有失,大笑不止。
  “來來來,妳等進來,聽聞太醫署錢財不足,看看這些錢可夠?”
  畢構帶著太醫們進屋,李家莊子拿來的大箱子擺放在此。
  他打開壹個箱子,露出當中的錢:“給妳們十萬緡?”
  “啊?給我們錢,十萬緡。”太醫眼睛看著錢發呆。
  “開心與否?”畢構問。
  領頭的太醫點頭:“開心。”
  “想笑不?”畢構再問。
  “想,呵呵呵呵。”太醫笑起來,其他的跟著笑,十萬緡啊。
  “看,妳們見到錢知道笑,老夫見到了自然也笑,不過這錢不能給妳們。回吧。”
  畢構又把箱子給蓋上。
  “啊?”太醫們傻眼,怎能這般?
  畢構把人請出去,太醫們失魂落魄地走了。
  他們知道畢構畢尚書得了什麽病,跟自己現在差不多,心病。
  只不過畢尚書的心病是高興,自己的是傷心。
  “過年後七天,戶部得錢近八十二萬緡,稅,果真好用。”
  戶部弄到了許多錢,畢構沒有病,事情已經傳遍整個皇城。
  政事堂中,姚崇壓著激動的心情把公務處理完,找盧懷慎和張說到大廳喝茶。
  他在感慨商稅得財之豐,八十余萬緡,可辦許多事情了。
  盧懷慎比較冷靜:“目前李家莊子出貨多,待往後,李家莊所交稅定然減少。”
  張說持不同的看法:“長安其他方面的商稅收上來,不比李家莊子差。”
  “京兆府二十二縣,今年共同征收商稅之事,不可受阻。”姚崇準備沖鋒了。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錢,李家莊子的不能指望今後更多。
  大棚種植,還有兩個月的采收期,有的菜可賣到三月後。
  店鋪的商稅、大宗買賣的商稅,如長流水壹般,才是稅收根本。
  收稅,面臨的是許多朝堂上有關系人的壓力,家中有買賣的官員,大家族推出來的官員。
  準備殺人了,至少要把許多跳出來的人給流放出去,比如雷州。
  “雷州不能再往那裏流放官員了,需要派放心的人過去。”李成器此時跟李隆基說話。
  他拿到了李易所寫的關於胡椒種植和處理當地山民的方法。
  那麽能夠大量種植胡椒的雷州便不再是好的流放之地。
  不好的官員扔過去,他們占便宜,或者是搗亂。
  李隆基在那翻看關於治理地方的內容,種胡椒那個沒什麽可看的。
  李隆基知道雷州現在亂,曾經壹段時期,由當地出來的官員陳文玉任刺史。
  陳文玉本身是雷州,當時叫合州。
  貞觀五年的時候,他被派去當刺史,壹當就是八年。
  由於他是本地出身,當地人接受他的程度比外來官員要高。
  他促進的當地民族與漢族融合,實際上是推出了壹系列的鎮城模式。
  當地大的勢力被他給說服了,然後修城,如此壹來,許多人就跑城裏居住。
  他壹直在那呆著,沒有被調回來,最後當壹切都差不多的時候,他去世了。
  他死了,當地人稱呼他為雷神。
  其他的官員再過去,刺史也不好使。
  朝廷流放的大官,不可能去雷州當刺史,弄到長江南邊挨著江的地方,就算是很嚴重了。
  只有小的官員,被扔到雷州當什麽縣令。
  過去了之後,下面真正辦事的官員都是雷州本地人,搞不好這個縣令就得死那。
  被人害死,就說生病死的。
  雷州當地可不是李易那時,壹片繁榮。
  “主要是瓊州那裏,管好雷州,才能穩步推動百姓在瓊州種植胡椒,瓊州等州的山多林密,氣候炎熱……”
  李隆基看著手上李易寫的內容念出來。
  大唐對於瓊州的管理基本上算沒有,就扔給當地人。
  只要當地不叛亂,沒人造反,壹切都好說。
  李易給出的主意是發展雷州,從雷州向瓊州等州,也就是海南島過渡。
  當地需要的不是農作物的種子和糧食,那裏隨便種點什麽就瘋長。
  雷州的山民多,瓊州的山民少,當地是原始森林壹樣的情況。
  他們最需要的是工具,種田的工具,打獵的工具。
  當地打獵跟吃有直接的關系,同時又是對付野獸的手段。
  沒有高樓大廈,海灘有,卻找不到遊艇、海濱別墅。
  “易弟說帶上大量治療瘧疾的藥,分到百姓手中,誰得了瘧疾就趕緊吃藥。
  另外派船只送去大量的陶瓷器皿,弓弩箭矢,不用怕當地人有了好武器造反。
  從其他地方購買牛馬,幫助當地進行農耕。
  生活在密林和山上的百姓,學會了農耕,再繼續建城,便有了抵禦野獸的保障……”
  李成器把李易寫的東西內容都記下來了。
  現在安排人手,等黃河能夠通行了,從黃河水運東西出去。
  包括李家莊子生產的水泥,船隊貼著岸邊海運到雷州。
  先大力發展雷州,在雷州育苗,順便吸引瓊州等州的百姓到雷州學習。
  李隆基頷首:“是咱們自己的買賣,先用錢砸,逐漸發展。”
  李隆基沒打算把胡椒種植的事情交給朝堂,朝堂上有了稅收,夠用了。
  治理最南邊,手段必須合理,關鍵是錢。
  自己撈不到好處,誰願意往裏扔錢?
  思忖壹番,李隆基又道:“陸路難行,當發展水運,如易弟所言,適合種胡椒的地方,種糧是稻可三熟,菜滿四季。
  水軍,朕要再打造壹支與羽林飛騎壹樣的水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他堅定了信心,這也正是李易要推動的。
  海軍能夠給大唐帶來財富,同時還能為大唐穩定地方作貢獻。
  李家莊子的李易現在同樣考慮船。
  他去看過肺部受傷的患者之後,坐在書房裏盤算。
  “海船要選哪壹種?內河船只在大船和小船間,尋找個什麽平衡?帆船和槳船的協調如何處理……”
  李易想著,在紙上畫船的圖,順便查資料,琢磨著把哪壹種或幾種放出來。
  “其實蒸汽船最好,蒸汽,唉!涉及到的是整體工業體系,先弄出來蒸汽動力,才能想著放到船上。”
  李易嘟囔著,又畫了壹種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