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7章 彩色技術新照片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李易不想隨便安排人到杭州當刺史,舟山群島漁業資源豐富。
派個不懂行的人過去,對大唐損失過重。
曾經漁民弄條三馬力的小漁船,壹年賺六七萬,他那時的七幾年到八幾年。
島上家家起二層樓,有錢,別人壹個月二三十元工資時,人家月收入五六千。
物價低,賣多少魚能賣出來?
後來魚捕沒了,島上的二層樓布滿苔蘚,漁民們跑到對岸居住,家家有錢。
如何捕魚,怎樣控制,尋常的官員教起來費勁,關鍵有的人不願意聽話。
聽從別人的計劃,總覺得體現不出自己的能力。
做出成績屬於上面的人,自己必須有想法,比計劃書中的內容更好。
李易怕如此的主觀能動性,莊子的學子不在乎成績歸誰。
“嗯~~”李隆基沈吟壹番:“可!”
他放下鼠標:“易弟有閑暇?”
李易去旁邊的地方,高力士搬來桌椅,給泡上茶。
“有個情況,居住在洛陽宮與長安城的百姓,若位置不好,出外時需繞遠走城門。
咱們把城墻拆了吧!其他非邊關的州縣的城郭也拆。
百姓出入方便,還無須撥款修繕。長城不好拆,給後代留著。”
李易道明來意,拆墻,城墻擋著,影響百姓進出。
城墻磚鍬下來鋪路不錯,否則要年年修,萬壹倒了砸到人呢!
“沒了城墻便無險……拆!”李隆基很自然地想到無險可守。
轉而壹琢磨,要什麽險?何人敢打?內部造反?
造反打長安與洛陽是打要誰?朕住李家莊子。
關鍵妳占了後妳住哪?長安的皇城?洛陽的紫薇城?
見識過無人機的彗星襲月攻擊沒?轟隆壹聲,壹片鱷魚連著裏面的人全死。
“拆完後四通八達,城內的公交車亦可在外面繞。
增加公交車路線與距離,蒸汽機的公交車跑城外,內燃機的在城內。
各工坊只要規模夠大,便給通公交,我莊子的工坊發月票。
別人的工坊要求必須給報銷,或者也發月票,月票是好東西。
彩色相機我做出來了,下午咱們照幾張,到時候給大唐的百姓拍彩色照片。”
李易說著月票的事情,想起了已經做出來的彩色膠片,拍完後能夠洗出不同大小的照片,比如七寸黑白的……
之前莊子已拿出黑白照相機,比較笨重,給百姓拍照片貼到‘身份證’上。
有的地方太過偏遠,還未到那裏給拍照。
許多大戶人家聚會什麽的,或者慶生,就喜歡花錢拍。
拍完的底片他們自己小心保存,答應他們以後可以給洗出來彩色的。
現在彩色的有了,相機把手動的改成電池驅動的自動的。
內置閃光燈目前還加不進去,需要再等等,有外置的,額外帶個電池組。
新的照相機算大唐最先進的照相設備,小機器人什麽的不包括在內。
“現在便去。”李隆基想早看到,他知道屬於大唐自己造出來的才珍貴。
“不急,午後,我先回去,我得烙餡餅,聞恬要吃茴香餡的餡餅。”
李易拒絕,壹旦去看相機,午飯時間會耽誤。
說完他喝壹大口茶水小跑著離開,李隆基跟高力士面面相覷。
“倒是個顧家的人。”過壹會兒李隆基如是評價。
高力士把桌椅又搬走,看看茶杯裏嫩嫩的茶葉芽,搖搖頭。
……
中午吃過壹頓餡餅,李易被喊走,永穆公主和小蘭拿著糖葫蘆跟在後面。
新照相機的盒子三百毫米乘二百毫米乘壹百三十五毫米,相機占五分之三。
其他的位置放外置閃光燈與備用電池和膠卷,壹次擺出來壹百個,官員們相互傳看。
黑白的那種‘老式’的他們見到過,拎個大箱子,這個是小箱子。
那個要手動轉膠卷,這個改成自動,關鍵能夠洗出來彩色相片。
他們都有相片,打印出來的,小機器人負責照,照完打印,可漂亮了,就是有點費命。
現在的不用李易的壽命,大家哢嚓哢嚓拍個不停。
李易走過來,李隆基把相機對著他,李易瞬間神態改變,笑容自然,動作協調,每壹個動作就有壹個停頓。
李隆基哢嚓兩下,納悶:“易弟走路怎這般?”
“方便暴光,拍出來的效果好,相機技術差,換成小機器人拍,無所謂了。”
李易解釋,快了不行,除非要拍特殊效果,那樣還能人造佛光,采用二次曝光技術。
李隆基點點頭,又把相機對向永穆公主,永穆公主停住,擡糖葫蘆做吃的樣子,哢嚓!
“小易,如今黑白照片拍壹張多少錢?”
畢構只拍了五張,見到李易到來湊上前。
“不要錢,等飛艇帶相機飛到其他地方,給全大唐的人壹人拍壹張免冠照。
額外配蓄電池,幹電池成本過好,目前莊子不具備技術造充電電池。
蓄電池配合腳踏式發電機最好,到個地方花幾錢雇人幫忙踩。
估計不用錢,他們當成玩了,搶著給踩。”
李易考慮到成本問題,決定換電池,蓄電池他做不到小的,好在能夠充電。
百姓壹人拍壹次,洗出壹版照片,需要用的時候自己剪。
底片百姓拿著,夠用,或者有額外需求,可以放大。
“老夫問商業方面的收費。”畢構不上當。
“要看洗多少張照片,壹次洗壹百張和洗壹張,價格絕對不同,都要用暗室。
目前沒交稅,初期嘗試,往後正常後,再規範收入及稅收。
額外給錢拍照的人越多,莊子的成本越低,取相片有個十五天的工作日。”
李易知道老畢想問什麽,告訴他不交稅。
別人拍完照片,要洗出來五張,全家福的有按照人數來洗的相對便宜。
大量的膠卷拿回莊子,湊夠壹定數量洗壹回。
他打算額外培訓人到各縣開照相館,景區的那種留下姓名和家庭住址,給完錢後洗出來通過驛站郵寄到家。
如詩人找到個樓,寫首詩,留作紀念,拍幾張,選好的洗。
若是出問題報廢了,就把人家的錢給人家郵寄回去。
壹般這等情況少,實在不行用兩個相機分別照,有壹個不行了,另壹個再出問題的概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