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18章 主動承擔計中計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小易又找機會跑出去玩耍,趁人不註意便消失。”
  畢構知道情況後,倒是沒叫小機器人喊李易,他抱怨壹句。
  大家俱身處高位,憑什麽自己天天挨累?
  嘆口氣,他繼續去莊子的政事堂工作。
  “鄂州送來撥款申請,為防止冬季出現凍雨壓塌房子的情況,提前加固房屋。”
  畢構進到政事堂的時候,蘇颋在說壹份奏章,來自鄂州盧正道。
  就是之前下大雨,百姓跑到山上去的地方,周圍的州府百姓後來跟著跑。
  “他加固什麽房屋?房屋全是新建的。李家莊子的人在那裏,他想騙錢找個好借口不行?”
  畢構怒了,幹活就幹活,怎麽還能被人當傻子忽悠?
  當地百姓為了蓋新房子,把自己家的房子人為給推倒。
  小易沒說什麽,建,之後慢慢還,順便幫當地尋找致富的路。
  李家莊子派去不少人忙碌,妳盧正道當他們是瞎子、聾子?
  “大棚,蔬菜大棚,他們管那個叫房子,確實算房子。
  李家莊子的人叫他申請,提前準備,沒有凍雨最好不過,有的話立即安排。
  當地冬天有蔬菜,品種少,耐寒的。
  今年要種營養價值高、不易保存的蔬菜,比如蒜苗、韭黃,蒜黃也行。
  長江冬季不結冰,順流往下去,到別處賣。
  下遊地區的人冬天同樣不暖和,他們單獨種植此類蔬菜,成本高過花錢買。”
  蘇颋補充,別誤會,妳都知道李家莊子的人在,盧正道莫非活膩味了敢騙撥款?
  “屬於額外撥款,與基礎建設無關,別處想種其他的東西,要不要壹起撥款?”
  畢構瞬間找到另壹個問題,修路、修橋、清淤,沒問題。
  妳種什麽東西我還得給妳錢?妳管李家莊子要啊!
  “交稅,當地想交稅。”蘇颋又補充。
  “撥,要把百姓民生放在第壹位,大棚種植在菜籃子工程範疇內。”
  畢構剎那間點頭,使勁點頭。
  眼下交稅的的地方就京兆府及周邊州府、河南府、廣州都督府、海州。
  其他的地方正常有租庸調,憑什麽額外交稅?
  鄂州的意思似乎受災後租和庸免去,調他們自己修房子已把時間用光。
  如今他們願意在冬天單獨交稅,支持,必須支持。
  交的稅保證比撥款多,萬壹沒有凍雨,錢還放在專屬賬戶上。
  “批了?”蘇颋說著提筆寫字,再落印。
  “小易教出來的人,稍微有那麽壹絲本事哈!”畢構露出笑容。
  看人家莊戶,到地方之後,當地送上來的情報皆顯示地方穩定。
  不止鄂州,長江北岸的漢陽等地,包括更上遊的州,整個壹大片地方,百姓全忙碌著過好日子。
  當地的官員明明知道有大棚,報紙上教了怎麽蓋,甚至如何蘸花也寫得很詳細。
  結果還得李家莊子的莊戶安排種什麽,考慮往下遊販賣的問題。
  想著這些,畢構考慮到壹件事情:“往下遊賣,下遊的百姓有錢買嗎?”
  張九齡出聲:“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必然是產量高,即便渤海的人參,壹樣比其他地方產量高。
  螃蟹和蓮子,從別的地方買,再賣到鄂州保證不行,鄂州本地多。
  鴨子鄂州少,還有壹些果幹和藥材,繼續往下遊走,當地的冶煉產業好。
  朝廷如今不那麽限制了,吐蕃想收也不能收了,給他們又如何?
  百姓家裏有菜都能拿到市場上賣,何況州與州之間的互補。”
  “鄂州有蓮子,豈能少鴨子?”畢構考慮得周全。
  “本身就沒有多少只,又被水沖走了。當地的鴨子不出名,說明大家養得少。”
  張九齡說著吧嗒兩下嘴兒,他想吃烤鴨了。
  他順手拿起電話轉接:“食堂晚上有烤鴨沒?可以有啊?好!”
  放下電話,他咽咽口水:“晚上吃烤鴨!”
  “行!”畢構也饞了,他喜歡吃鴨子皮,倒不怎麽愛吃鴨子油。
  單獨給他吃皮,他還不吃,許多人跟他壹個毛病。
  在葷菜裏挑素菜吃,在素菜中夾肉。
  “蜀地益州,電報發來的奏章,文書在路上,估計後天到。”
  宋璟把已經批完的奏章拿出來說,他不用征求畢構的意見。
  “他們申請壹批官用柴油,我給批了,價錢低,不及眼下市價兩成,壹萬斤。”
  宋璟繼續說內容,看畢構。
  畢構眨眨眼,幾個意思?妳讓我戶部把另外八成補足?
  “隆擇妳與小易說,咱們都知道成本。”宋璟說出目的。
  “廣平妳去說不更好嗎?”畢構才不幹呢。
  惡人都由自己來當?據說永穆公主對自己都不滿意了。
  “財政之事,我不便插手。”宋璟像聊家常般說道。
  畢構:“……”
  旁邊的小機器人:“……”
  ……
  “東主,蜀地益州申請更多的柴油,官用,宋璟答應兩成的價錢賣,讓老畢跟妳說。”
  李易身邊的小機器人出聲,政事堂裏放個小機器人,壹涉及到關鍵字,保證開始計算和整理。
  “今年的石油采了不少啊,露天的看著存量不多,對於大唐來講用不完。
  蜀地百姓在戰爭中付出那麽多,該享受戰爭福利了。
  當地養殖和捕獵的動物正在往蜀地運,價錢低。
  另外草藥多,蜀地的藥鋪藥價在黃河上遊有的也便宜。
  益州要柴油,準備帶百姓過個好年,不要錢了,十萬斤,但不準偷摸賣錢。
  另外送去煙花,皆以聞恬蘭香閣的名義送,李家莊子成本價供給聞恬蘭香閣。”
  李易只考慮不到十秒就安排好了,全送,聞恬蘭香閣和李家莊子參與進去。
  永穆公主笑出兩個小酒窩:“這樣在橋頭買的鋪子建高樓再加上鐘,就沒人說什麽了。”
  她聰明著呢,身份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則不壹樣。
  不管怎麽解釋,甚至不能去解釋,百姓看著原來的店鋪被買下,然後修那麽高的樓,心中能沒點想法?
  他們只是不敢說而已,真相不重要,想什麽就是什麽。
  聞恬蘭香閣借此機會捐,捐出的東西價值遠遠超過買房子和建房子的錢,百姓會換上另壹種想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