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9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聽到囊瓦居然在這個時候,趕回郢都處理國事,慶忌不禁哭笑不得。
  但是,也不意外!
  囊瓦,楚國的令尹,壹代權臣,卻是貪婪成性的奸臣,酒囊飯袋之徒。
  這樣的人執掌楚國的軍政大權,楚國焉能不衰落的道理?
  至於囊瓦逃避這次弭兵之盟的原因,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此番吳楚弭兵,對於楚國而言是喪權辱國的,簽訂這壹盟約的人,無疑將被釘在楚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囊瓦本身就已經聲名狼藉,再簽訂這樣喪權辱國的盟約,豈非要遭到所有楚人的唾棄?
  慶忌由衷的感慨道:“楚國有子常,是楚國之大不幸。楚國有子西、沈卿,卻是楚國之大幸也!”
  “吳王謬贊。”
  被慶忌這般贊譽的子西與沈諸梁連忙謙遜的道。
  正所謂花花轎子人擡人。
  阿諛奉承自己的話,沒有人是不愛聽的!
  作為敵人的慶忌,能這般誇贊自己,無疑讓子西與沈諸梁很高興,連帶著對慶忌都頗有好感。
  “二位,請坐。”
  作為東道主的慶忌,壹伸手,就請子西、沈諸梁坐於兩側。
  隨後,壹式兩份的國書就放在慶忌與子西的案上,雖然造紙術已經發明出來,漸漸普及於天下,但是在國家大事,以及重要場合上,文書壹般都是絹帛制作的。
  慶忌拿了壹支狼毫筆,不假思索的在國書上簽下自己的大名,並蓋上吳王印璽。
  這份國書他已經看過好幾次回,還是自己撰寫的,所以不必顧忌會有“合同陷阱”。
  至於子西、沈諸梁,則是在認真審視過後,這才動筆簽下自己的大名,至於印璽,私人的印璽蓋上,楚王的玉璽則是早已經蓋在國書之上,十分的醒目!
  確認無誤之後,雙方這才達成共識。
  “來人,上酒肉!”
  慶忌笑著招呼將士,將事先準備好的酒肉,都壹壹端上來。
  “吳王,這……我等軍務繁忙。”
  “無需多言!”
  慶忌十分熱情的上前,抓著子西的胳膊,笑容滿面的道:“戰爭已經結束,吳楚兩國重歸於好,當賀!”
  “來者是客,寡人作為主人家,豈可失禮耶?”
  慶忌擺出壹副子西、沈諸梁拒絕,就是不給面子的模樣,讓二人十分的無奈。
  好在,事已至此,他們也不怕慶忌耍什麽花招!
  各自坐下之後,只見慶忌身邊的宿衛已經端上壹盤又壹盤的野菜、大豆,配合上壹鼎鹿肉,壹甕美酒,就已經稱得上美味佳肴,好酒好肉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子西忽而道:“吳王,聽聞我王之妹,季羋公主在吳王那裏,不知是也不是?”
  “申公子倒是消息靈通。”
  慶忌放下酒爵,淡然壹笑道:“季羋的確在寡人這裏。”
  “大王可否送季羋公主回郢都?”
  “回郢都?何以回郢都?”
  慶忌裝作壹副不滿的樣子,道:“寡人與季羋,早已定下婚約,只是當時季羋年幼,而今她已及笄,可出嫁矣,何不成吳楚之好乎?”
  “唉!”
  子西只能長嘆壹聲。
  楚國這回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他們是萬萬沒想到,季羋畀我居然自投羅網,自己投入到慶忌的懷抱中。
  如若不然,楚國趁此機會,不承認這門親事,也未嘗不可。
  ……
  慶忌六年,即公元前508年六月末,吳楚兩國在雞父訂立弭兵之盟,宣告這場持續八個月的戰事以平局結束。
  雖是平局,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楚國吃了大虧,吳國則是賺得盆滿缽滿。
  為避免楚國東擴,染指吳國新占領的桐、群舒、巢、鐘離之地,慶忌任命伍子胥為鎮西將軍,加大都督銜,節制大江以西各個城邑諸軍事。
  同時,吳軍重兵駐防於潛邑、六邑,構築城防工事,防止日後楚軍東進。
  考慮到楚國的底蘊仍舊雄厚,慶忌就讓伍子胥所轄之地,配備壹萬五千人吳國的常備軍,以備不測!
  吳楚之戰結束後,楚國則將矛頭對準即將南下的十八國諸侯聯軍。
  楚國以子西為大將,沈諸梁為副將,率領兵馬八萬人駐防於方城壹線,準備抵禦來自中原諸侯的威脅。
  吳王宮,大殿。
  穿著壹身冕服的慶忌,正在接受群臣的朝拜。
  幾乎每壹次凱旋歸來,慶忌都會在翌日舉行大朝會,以處理國家大事。
  這壹次同樣是不例外的!
  慶忌高坐於陛臺之上,環視壹周,看著群臣緩聲道:“二三子,吳楚已然弭兵,我吳國新得大江以西二十余座城邑,如何安置?還請二三子暢所欲言。”
  慶忌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想請群臣商議壹下。
  吳國西部的那些新奪下的城邑土地,究竟是否要跟原來的越地、姑蔑壹般,劃歸為會稽郡,以便於治理。
  太宰季劄首先道:“大王,老臣以為,不妨效仿會稽郡,在西地設置壹個郡,便於治理。我吳國本土距離西地尚遠,鞭長莫及,恐國府的政令壹時間難以通傳至西地!”
  “太宰所言極是!”
  “臣附議!”
  右丞相計然第壹時間站出來支持。
  群臣見狀,也都紛紛表示贊同。
  會稽郡的設立,對於吳國的影響的確是頗為深遠的。
  自打會稽郡設立後,吳國不必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理南方的越地,因為會稽郡能行之有效的治理,且只對吳王慶忌壹人負責。
  對於郡這壹級的行政區域,群臣都認為有必要在西地設立。
  然而,慶忌卻並沒有立馬表態。
  見到慶忌這般模樣,向來就善於揣摩上意的典客伯噽,立馬手持牙笏出列道:“大王,臣以為不應在西地設置新郡!”
  “為何?”
  慶忌不緊不慢的問道。
  “西地的情況不同於舊越之地。西地多封君,人心離散,恐不能服從郡守之令。此其壹也!”
  伯噽朗聲道:“其二,西地接壤於楚國腹地,難免有兵戈之禍,我吳國需重兵駐防。若置郡,則郡守職權過大,責任過重!”
  “其三,西地狹長,且人口甚眾,土地肥沃而黎民富庶,若封君邑守有不臣之心,則於我吳國而言,遺患無窮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