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14章 鞏固帝國的統治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陛下,臣以為不妥!”
  已經官拜中書令的曾點提出了反對意見,正色道:“現在,帝國之疆域,何其幅員遼闊?方圓縱橫不知多少萬裏!”
  “各個藩王國,語言、文化、習俗、文字、信仰等等皆有不同,大行其道。若推行移民政策,不知是異族同化吳人,還是吳人同化異族?”
  這的確是壹個嚴重的問題。
  以人口基數來說,吳帝國要同化治下的異族,不難。
  更何況吳帝國的文化繁榮,有著各種較為完善範文化制度?
  曾點的話音壹落,太子恒就站了起來,贊同道:“父皇,中書令所言極是。”
  “各個藩王國,治下之民,盡皆異族也。若移民雜居,使之同化,長年累月,不知凡幾代人,方可完成這樣的使命。”
  “耗時費力不說,還不壹定能有成就。”
  “再者說,帝國治下的域外之民超過兩千萬,不知帝國本土能拿出多少子民遷移出去?”
  頓了壹下,太子恒嘆氣道:“父皇,實不相瞞,兒臣曾了解過這種情況。”
  “父皇鼓勵士子、將士、商賈率領其家眷,定居於各個藩王國,然而,收效甚微矣!”
  “如士子壹般,憑著自身的才華,甚至是才能平庸,靠著自己是吳人的身份,在藩王國也能出任大臣,甚至是壹國之卿相。”
  “如普通的將士,在各個藩王國中,也能得到重用,負責募兵、練兵之事,凡我吳人,皆可治國治軍,大權在握。”
  “就連那些商賈,定居於藩王國內之後,也能得到優惠政策,做著暴利生意。”
  “這看似對帝國以及藩王國大有裨益,實則遺患無窮!”
  太子恒語氣沈重的道:“壹旦藩王國內爆發大規模叛亂,藩王鎮壓不住,附近的藩王國也不守望相助,帝國這邊又是鞭長莫及,或者自顧不暇的話,恐怕會讓叛亂加劇,顛覆了藩王國,而後引起壹連串的惡劣影響!”
  “這些來自帝國的藩王、卿相、將領、商賈、平民等等,只怕會遭到叛軍的清算,落得慘死的下場!”
  “父皇還記得幾年前在羅國(泰國)發生的叛亂嗎?”
  慶忌微微頷首道:“記憶猶新。”
  “當時十七弟,也就是羅王信(吳信)就國之後,打算在國內進行改革,推行吳化,不料國人暴亂,羅王信派兵鎮壓不住,只能倉皇出逃,幸好附近的塞國、暹國、南國、駱國等七個藩王國出兵相助,幫羅王信復國,並鎮壓了叛亂。”
  “父皇,由此可知,窮則思變,變則生亂,過去就生活在那裏的舊貴族及其庶民,恐怕很難容易帝國強迫他們移風易俗,很難容忍帝國之人強占他們的土地,據有他們的財富,執掌他們的生殺大權!”
  這是壹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誠然,慶忌已經為諸藩王們鋪好路,連改革軍制,在藩王國內推行吳化的各種法令條文,都為他們準備妥當。
  但是人心不服,國情不同,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改革的話,很容易引發叛亂。
  “父皇,請您可憐天下萬民之艱苦,體恤大吳征外將士之心酸!”
  說到情深處,太子恒“撲通”的壹聲跪在地板上,眼角泛著淚花,哽咽的道:“前年,兒臣奉父皇之命出巡,視察寧國、塞國、遼國、南國各個藩王國之民情。”
  “所見所聞,讓兒臣不勝唏噓。尤其是那些被迫遷徙的軍中將士及其家眷。”
  “當時,兒臣問之他們有何不滿之處。父皇可知他們是如何回答的?”
  “他們回答:‘甚矣!不敢毀謗始皇帝陛下,然我等有何罪過,要被陛下發配萬裏,終生不得歸家?’父皇,這就是軍中將士及其家眷心中的真實寫照。”
  頓了壹下,太子恒喟然長嘆道:“這十幾年,帝國前後有數十萬將士東征西討,及其家眷壹起到諸藩王國定居。”
  “的確,他們的生活很是殷實,在當地算得上大富大貴,是‘上等人’,搖身壹變,成了貴族。”
  “但,這其中又有多少人追求權位名利?”
  “父皇,而今妳若是征發幾百萬黎庶西遷,到西方各個藩王國安家落戶,兒臣唯恐天下大亂,國無寧日!”
  “這會害了帝國,也可能禍及蒼生,禍及子孫後代!”
  聞言,慶忌沈默了。
  伯嚭則是反駁道:“殿下此言差矣。”
  “在帝國本土,他們只是壹介平民,雖家殷人足,卻終歸是平民,但是在所在的藩王國,他們可以是貴族!”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心中有所不滿,那也是少數人!”
  聽到這話的太子恒皺著眉頭道:“以小見大。幾十萬西征將士及其家眷,也有數百萬人。”
  “伯嚭大人,妳所說的少數人,又是多少人?”
  “這……”
  伯嚭無從反駁。
  因為,在這個事情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從大局觀上來看,吳帝國需要西征將士及其家眷守備各個藩王國,以便於同化他們。
  但,又有多少人甘之如飴?
  “此事,再議。”
  慶忌終究是沒有立刻做出決斷。
  慶忌認為,自己有必要出去看壹看,體察壹下民情了。
  不然,要是因為自己的野心,使大吳子民付出慘重的代價,並給後世子孫埋下禍根,慶忌就何以自處?
  ……
  翌日,慶忌領著朝中的公卿百官,在金陵城的正陽門那裏,迎接從美洲歸來的隊伍。
  這對於帝國而言是壹大盛事,具有榮焉的盛事。
  在慶忌的治下,上行下效,吳帝國的臣民已經培養出了積極開拓進取的精神。
  以耕戰擴張為榮耀,以“閉門造車”為恥辱。
  五年前,慶忌派了澳王吳憂第三次出航,前往美洲大陸開拓。
  吳憂雖然已經被封王,有了自己的藩王國,只是他充滿了冒險精神,航海經驗非常豐富,還文武兼備,既能領兵打仗,也可以治理地方,可謂是慶忌諸子當中最合適的人選了。
  被慶忌封為澳王的吳憂,國土面積是最大的,卻幾乎沒有真正治理過自己的國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