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契機
遼寧1950 by 過渡形態
2023-1-16 17:27
十壹月底的文斯托夫已經下起了小雪,但是這座城市此時壹點也不為寒冷的氣氛所動,街道上汽車與行人來來往往。這裏是蘇聯駐德集群司令部的所在地,冷戰的最前沿地帶。
“崔可夫將軍,近衛第八集團軍的電報。”壹名軍官走進了崔可夫的辦公室裏,將壹個文件袋放在桌子上。
蘇聯紅軍駐德集群總司令崔可夫上將此時正坐在辦公桌的後面,他立即拿起了那封電報從頭到尾讀了壹遍。
近衛第八集團軍駐紮的地點叫做埃爾福特,此地是兩德邊境的壹個並不算知名的城市,但是近衛第八集團軍卻把守著壹處極度關鍵的地方,那便是位於富爾達谷地不遠處的哥達城。位於德國中南部的富爾達谷地在後世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在冷戰期間,這裏是北約和蘇聯激烈軍事對抗的焦點地區之壹。
富爾達谷地東臨蘇聯掌控的埃爾福特,西邊是美軍陸軍第五軍把守的美因-萊茵地區。這裏是可能爆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集群從德國南部進攻的最大突破口,壹旦富爾達谷地落入蘇聯手中,那麽德法兩國最大的工業區將近在咫尺。
在這出關鍵的戰略要地,美蘇兩國都部署了重兵進行對峙,而發生在壹年之前的第壹次柏林危機更是加劇了這壹地區的火藥味。
由於富爾達谷地的特殊地形以及美蘇雙方的陸軍力量對比,在這壹區域的對峙事實上是蘇聯軍隊占據優勢。近衛第八集團軍是參加過柏林戰役的蘇軍英雄部隊,其裝備先進程度領先於蘇軍的大多數部隊,其中少數精銳裝甲部隊已經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T54中型坦克。
T54中型坦克無論在防護、機動還是火力等基本指標上都較美軍第五軍裝備的M46中型坦克強了壹個檔次,而美軍目前已經服役的反坦克炮沒有壹款能在發射動能彈的情況下擊穿T54的正面裝甲。因此,北約軍隊對於富爾達谷地怎麽防守壹直沒有達成共識,主流基調是利用北約軍隊強大的空中力量在富爾達谷地的狹窄通道阻擊蘇聯裝甲部隊的推進。
原本的形勢是這個樣子的,但是最近崔可夫發現兩德邊境那邊的北約的軍隊正在默默地加強他們的軍事力量。駐紮在西德與法國的情報單位不斷傳來消息,法國的港口和鐵路上到處是新運來的機械化部隊。
崔可夫將軍將這壹現象視為北約軍隊打算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前兆,並向莫斯科詳細匯報了邊境地區的各種異動。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莫斯科對於這壹現象似乎並不感到意外,他們沒有像崔可夫建議的那樣繼續往邊境地區增派機械化部隊,而是命令崔可夫約束部隊,盡量不要和對方發生什麽意外。
蘇軍最高層對這壹現象采取的保守做法可謂是壹反常態,要知道僅僅在十壹月初期的時候斯大林還命令他不能放任美國人對蘇軍進行挑釁,要進行必要的回應。
這種時候富爾達地區邊上的近衛第八集團軍傳來什麽消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崔可夫將軍很認真地閱讀了這封來自近衛第八集團軍指揮官的電報。
但是在仔仔細細地讀了三遍之後,崔可夫的眉頭緊皺,雙手用力攥緊了手上的電報紙。
“這算什麽事情。”崔可夫感到事態重大,必須趕緊把電報上的內容傳回莫斯科了。
再從崔可夫的辦公室到通訊室路上的其他人見崔可夫神情緊張,以為是邊境地區的美蘇雙方軍隊擦槍走火了。於是他們趕緊行動起來,跑到自己的崗位上待命,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邊境地區的任何壹個火星都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於是,在僅僅過了幾十分鐘後,壹封電報被送到了斯大林位於莫斯科郊外的別墅裏面。
“......近衛第八集團軍在邊境地區發現了壹名由美軍占領區出逃的美軍中校軍官,由於他聲稱有重要情報要向我們匯報,俘虜這名美軍軍官的戰士們立刻將他帶到了近衛第八集團軍指揮部進行審問。”
“在審問過程中,我們確定了他的身份,他是壹名來自布魯塞爾的盟軍指揮部的參謀軍官。他隨身攜帶著壹個包裹,裏面有他的證件和壹些文件袋,我們檢查文件袋後發現裏面是美軍參謀部的地圖和機密文件照片。”
“按照這名美軍軍官的供述,他在美軍高層的壹次會議中得知,美軍正在秘密地向兩德邊境地區的空軍基地運送核武器。並且在他帶來的地圖和文件中,我們發現了壹個對蘇聯進行戰略進攻的計劃,該計劃的完備程度非常高。”
“結合最近情報機構所發現的美軍向歐洲地區增派兵力的證據,我認為美軍可能在近期對東歐地區發起發大規模軍事行動。紅軍固然是壹支鋼鐵之師,但是我們需要辦法應對美國人可能進行的核打擊,我懇請上級考慮重新部署東歐地區的部隊,並做好準備應對敵人的大規模進攻......”
斯大林將電報讀了兩遍,確認沒有遺漏什麽信息之後便放到了面前的桌面上。
美國在西歐部署原子彈並不算什麽新聞,盡管沒有得到證實,蘇聯高層仍然認為美軍可能在法國和英國部署了上百枚原子彈用以威懾蘇聯。這壹現象在蘇聯於去年試爆了第壹枚原子彈後越發明顯,美國人為了保證他們在冷戰前沿地區的核力量始終處於上風必然會不斷地向歐洲部署核武器。
但是結合上美軍向歐洲大舉增兵的話,這個信息就有那麽點不壹樣了。
斯大林當然知道美軍在亞州遭遇了什麽,他們既然無法對抗中國,那麽先從目前社會主義陣營裏相對較弱的蘇聯身上下手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這件事情並非那麽簡單,為什麽區區壹個美軍的中校參謀能夠跨過美蘇雙方對抗最激烈的地區來到東德,為什麽他能夠接觸到這些頂級機密都是問題。斯大林已經知道原本將會發生在八十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和美蘇的無限制軍備競賽,很難說這會不會是美國人的壹次戰略欺詐。
斯大林在前幾次公開會議上都表示了對蘇聯現有狀況做出改變的意願,這明顯會刺激到同樣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麽事的美國人。通過壹次精心部署的戰略欺詐,將蘇聯再次拖進軍備競賽的泥潭完全是有可能的。
現在擺在斯大林面前的選項並不多,美軍遲早會發現這個叛逃的中校,是公開譴責美軍的行為是在破壞世界和平並且針鋒相對的加強在邊境的軍事力量以抵禦可能發生的大規模入侵,還是保持沈默繼續當前的對峙局面?
選擇沈默和不作為的話,萬壹美軍的進攻計劃完全屬實,那麽邊境的蘇軍在沒有核反擊能力的情況下可能會擋不住美國人的核突襲。
選擇公開譴責針鋒相對的話,無疑會給斯大林正在嘗試的裁軍行動增添不少困難。軍隊和軍工國企已經形成了利益鏈條,如果放任蘇軍擴張的話可能會導致尾大不掉的情況。
當然,解決的方法不是沒有,美軍敢於制定這樣的計劃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歐洲地區的局部核優勢。蘇聯目前還沒能開始量產原子彈,而且蘇聯的戰略轟炸機也沒有美軍多,因此蘇聯在歐洲的和力量是遠遠比不上美國的。萬壹此時的蘇聯被美軍從西歐起飛的戰略轟炸機群進行核打擊,蘇聯沒有任何的反制方法。
只要蘇聯能和美國人在歐洲地區形成核平衡,那麽蘇軍就不必擔心這類計劃。向中國求助是解決這壹問題的最簡單途徑,蘇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拿出大量的原子彈和與之配套的投送能力,而中國目前對美國有絕對的核威懾能力。並且,中國人擁有壹支來自未來的戰鬥機部隊,他們很可能擁有極其強大的攔截能力,可以把美軍用於運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阻擋在蘇軍控制區之外。
只要蘇聯和中國結成軍事同盟,他們的安全就有絕對的保障。
但是這壹途徑有壹個比較明顯的弊端,那就是中國人可能不想無償為蘇聯提供核保護傘。他們必然會從蘇聯索取壹些利益進行交換,蘇聯之前對中國其實也沒怎麽客氣,至少斯大林本人是這麽想的。
蘇聯對中國的重要性並沒有那麽大,中國人的軍事實力足以獨自面對整個資本主義陣營,而他們那個從未來回來的行政區的工業力量在數據上已經比蘇聯全國還要強了。斯大林如果不能答應給他們點什麽的話,中國人未必會願意花這麽大的代價保護蘇聯。
壹番思索之後,斯大林還是派人將王稼祥大使和羅明宇請了過來。
“蘇聯同誌不必擔心這些,我們可以為蘇聯提供空中保護。”王稼祥在了解了斯大林面臨的情況之後坦率地說道。
“妳們可以派駐多少戰鬥機到蘇聯境內?”斯大林問道。
王稼祥和羅明宇低聲討論了壹下之後,向斯大林說道:“這取決於您想要防禦的地區有多大,我們最多可以派出壹個旅的戰鬥機部隊。”
斯大林在之前了解到,中國人的戰鬥機旅大概能有四十到六十幾架戰鬥機,按照他們的戰鬥力來看,大概相當於蘇聯在東歐的空軍力量翻了好幾倍。
“我們能夠從妳們那裏購買到這些先進戰鬥機,並讓飛行員學習駕駛嗎?”斯大林換了壹個想法問道。
與其讓中國人到國土上駐紮,斯大林更想要從他們手中獲得先進戰鬥機的技術。即使不能獲得中國人最先進的第四代或者第三代戰鬥機,只要能夠得到第二代戰鬥機大概也能為蘇聯空軍提供非常大的優勢了。
“這件事情我們的國內也正在進行討論,想必在不久之後會有正式答復。”王稼祥將這個問題搪塞了過去,中央確實有考慮向蘇聯提供先進的軍事技術,讓他們在不擴充軍隊規模的情況下能給北約造成更大的壓力,但是具體到哪個地步還在激烈的爭論當中。
“蘇聯即使在國內軍隊沒能完成換裝的情況下,也為中國同誌們提供了自己最好的裝備以抗擊美帝國主義,我們希望中國同誌們也可以這樣做。”斯大林保持著他壹貫的強硬態度,這並不讓王稼祥和羅明宇感到不快。
“我們壹定會的,中國和蘇聯是站在壹起的兄弟國家,請您相信我們絕對不會放任美帝國主義對蘇聯進行侵略。”王稼祥非常誠懇地說道。
“我們期待中國同誌的到來,如果中國同誌們需要和我們進行什麽合作,我們壹定盡最大的努力。”斯大林這句話的含義便是蘇聯願意用壹些條件來交換中國的軍事保護了,如果中國在提供先進武器和技術這壹方面還有所顧慮的話,蘇聯只能暫時先接受解放軍在蘇聯駐紮了。畢竟北約聯軍的威脅近在眼前,蘇聯必須爭分奪秒地做出反應,以免發生任何意外。
“我們期待與蘇聯同誌的合作。”
王稼祥和羅明宇需要的便是斯大林的這句話了,原本中央並不知道要以什麽事件為契機開始中蘇合作協商,現在美國人的這個動作可謂是幫了中國大忙了。中國固然有實力讓蘇聯收斂自己的強硬態度,在合作事項中占據比較有利的條件,但是這壹過程可能會緩慢又麻煩。現在美國對蘇聯直接進行軍事施壓,反倒讓蘇聯對中國的需求更加迫切了。
至於這個美國軍官帶來的消息是否是真實的,中國自然是很清楚的,但是中央認為在目前的條件下就不必要告訴蘇聯了。反正就最後的結果來看,中國必然會讓北約因為忌憚而不敢進攻,蘇聯也不會因此加強自己的軍事投入。
“斯大林同誌,”王稼祥這時候開口說道:“我計劃將在下個月回國,我的外交任務將由另壹位中國外交官接替。另外,毛主席同樣邀請您在下個月到中國進行訪問,希望您有時間到中國看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