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獎勵
遼寧1950 by 過渡形態
2023-1-16 17:27
雖然已經到了三月中旬,但是莫斯科仍然下了壹場不小的雪,作為蘇聯的首都,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理所當然地對世界局勢更加的敏感。最高領袖斯大林的壹系列動作和蘇共高層的大規模變動使得莫斯科的市民們壹度感到十分緊張,西方世界最近那壹副咄咄逼人的樣子也使得人們紛紛議論著下壹場戰爭是不是即將到來。
當然了,留心觀察報紙的莫斯科市民可以從連篇累牘的報道中發現,蘇聯官媒對那個遠在東方的剛剛重獲新生的中國多了不少關註。斯大林本人出訪中國這件事在蘇聯國內是不會公開宣揚的,不過中蘇兩國新簽訂的合作條約倒是得到了報道,民眾都很好奇為什麽最高領袖這麽長時間都沒有出現在廣播或者電視當中了。
至於斯大林之前在蘇共中央會議上提到的制度改革的事情,只有部分人願意去詳細了解,更多的蘇聯人民只當是領袖的又壹個正確而難以理解的決策罷了。
而在這壹天的上午,蘇聯坦克設計部門的壹名高級工程師別連科駕車帶著妻子來到了他們位於莫斯科郊外的別墅。別連科的表情頗為郁悶,但是妻子米涅娃卻壹副歡天喜地的樣子,他們已經有壹段時間沒能像今天這樣到郊外度假了。
“妳為什麽要這麽郁悶呢?”
“哦,沒什麽,只是壹點小事罷了。”
“可是這是我們好不容易擁有的假期,妳的表情很不高興的樣子,如果有什麽煩惱的話,大可以和我說壹說。”
“是工作上的事情,妳不用擔心,不是什麽壞事。”
米涅娃發現別連科心情不好後嘗試和他說說話,但是別連科還是壹副很煩惱的模樣,這讓她感到非常不安。
別連科作為壹位高級工程師,而且是在蘇聯當前非常重視的軍事工業中服務,他所能拿到的薪水和津貼足以讓他在郊外承擔起壹所普通的別墅和壹輛質量較好的汽車。平常時候他們能有時間過來度假,夫妻二人都是其樂融融的樣子,米涅娃擔心會不會是之前連續大半個月的工作讓丈夫有些煩躁。
“如果妳不開心的話,我們的度假有什麽意思呢,妳答應我,如果有什麽煩惱的話,壹定要和我談壹談。”
“真的只是壹點小事情,相信我,不是什麽麻煩,倒不如說可能是壹件好事吧。”
夫妻二人對話之時,他們已經到了自家別墅的門口,他們已經有壹小段時間沒來享受過了,因此屋子看起來有些臟臟的。到家之後的別連科和米涅娃沒接著交談,他們把放在車子後座上的食品和酒水都拿到屋子裏面,今晚他們要好好享用壹頓晚餐。
莫斯科和蘇聯的其他地方並不壹樣,這裏的商店雖然也沒有太多可供購買的商品,不過食品和酒水總是充分供應的。平常他們在城裏工作的時候沒時間好好做飯,到了休假時他們就能慢慢處理能買到的食材了。而且今天的度假並不只是夫妻二人的事情,別連科和米涅娃邀請了他們的朋友晚上到這裏來辦壹場聚會。
“今天的肉很新鮮,還好早上及時去排隊了。”米涅娃把他們早上買到的牛肉帶到廚房裏面,開始清洗廚具和其他食品。
“嗯,這些酒看起來也不錯,我們等壹下可以先喝壹瓶。”別連科把新買來的各種酒水出了壹瓶之外都放到櫃子裏面,然後又取出兩只杯子,擺到餐廳的桌子上。
簡單地整理了壹下屋子過後,夫妻二人各自倒了壹杯酒。
“真不錯,妳是在之前那家商店裏面買的嗎?”
“不是,這是研究所的朋友送給我的,我也不知道他從哪裏找到的門路,這好像是進口酒。”
別連科拿起酒瓶子,標簽上確確實實印著俄文,但是這又確確實實是壹種進口的伏特加,口感非常舒適,和平常買到的那些相比好喝不少。
他們又接著喝了幾杯,別連科覺得自己剛才的那些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妳剛才都在煩惱些什麽呢?現在的妳看起來開心多了。”米涅娃發現丈夫眼神中的郁悶已經消失了,看起來確實不是什麽很嚴重的情況。
“確實沒有什麽大事,我不能和妳說細節,不過我們的新項目有了不少新的要求,研究所之前加班就是為了這件事。”
別連科所在的部門是蘇聯坦克設計總局的壹個分部門,主要負責的任務是防護方面的子系統。他們之前的研究成果,蘇聯最新的T54主戰坦克是目前世界上同等噸位下防護能力最好的坦克,按理說接下來的改進任務並不會太難,但是意外也就在不久之前出現了。
作為高級工程師的別連科知道壹些政治上的內部消息,比如說最近莫斯科盛傳的新中國發生技術爆炸的事情。然而,直到壹輛外貿坦克的樣車被送到設計局的試車場之前,別連科都不知道所謂的“技術爆炸”究竟是什麽級別的躍升。
中國打算為蘇聯提供的外貿坦克算是壹種第二代主戰坦克,復合裝甲和復雜天氣下作戰能力壹應俱全,甚至包括壹定程度的信息化作戰能力。這輛臨時生產出來的樣車有著戰後蘇式坦克的標準外貌特征,包括卵形炮塔、大直徑負重輪和低矮的車身。雖然蘇聯方面隨車得到了詳細的技術指標,不過他們還是進行了壹系列的現場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這輛外貿樣車的主炮能擊穿所有蘇聯現役乃至正在研發中的坦克的正面裝甲,並且除極少數薄弱區外,正面防護能抵擋包括152mm榴彈在內的所有蘇聯坦克裝備的炮彈。樣車的機動性能和其他指標在別連科和同壹部門的同事們看來已經不重要了,這輛坦克簡直就是強大二字的代名詞。
分析完他們的測試結果之後,正在改進中的T55主戰坦克項目果斷被踢到了九霄雲外,別連科所在部門的任務也從設計新的坦克防護布局轉變為分析仿造這輛外貿樣車上的復合裝甲。原本中國方面是打算派出相應的技術支援團隊幫助蘇聯人的,但是中國自己的新項目也很缺人,因此只好給壹堆翻譯成俄語的資料讓他們慢慢啃了。
“他們竟然使用了配方如此奇特的復合裝甲,真是開創先河,我們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用其他材料抵禦聚能裝藥!”
“嗯。”
“還有,他們的裝甲鋼的質量實在是令人驚嘆,很難想象他們現在才建國不到兩年時間,他們之前連高標準的普通鋼材都生產不了多少。”
“嗯......”
別連科喝了幾杯酒之後滔滔不絕地向妻子說起自己在之前那段時間的工作裏面的所見所聞以及感想,在服裝廠工作的米涅娃自然不懂這些深奧的東西,不過她也很樂意看到別連科壹副興奮的樣子。
壹小會兒後,別連科說了這麽多話感覺也有點口渴了,就準備接著給自己倒壹倒杯酒,這時候他才看到,妻子身上穿著的是壹件他之前沒見過的衣服。這件衣服的色彩很艷麗,而且比起之前他們穿的高檔服裝看起來更加有質感。
“這件衣服真好看,親愛的,妳在哪裏買的?”
“妳終於註意到啦?”
米涅娃很高興丈夫終於看到了自己今天特意穿上的新衣服,她自己對這件來之不易的衣服也非常滿意。
“和妳的酒壹樣,不是買來的,是我得到的獎勵。”
“獎勵?”
“之前的勞動競賽,我獲得了第二名呢!”
米涅娃站起身來,這套新衣服是厚實的冬季大衣,看上去和大街上其他人穿的衣服明顯有更精致的設計,而且面料看起來更加柔軟舒適。她所工作的紡織廠有時候會舉行勞動競賽,在競賽中名列前茅的工人會得到很有價值的獎勵,米涅娃這次得到的就是壹批進口的衣服,不過這並不是從西歐那邊流進來的,而是從中國,具體來說是遼寧省那裏獲得的。
中蘇兩國的壹系列商貿合作協定簽署之後,我黨自然提供了壹批物資作為樣品,這些衣服就包含在其中。
此時的蘇聯剛打完二戰不久,又陷入了冷戰的陰雲當中,民眾的衣食住行的質量上升緩慢是可以理解的。而蘇聯原本的服裝產業就比較壹般,現在還不是原歷史上有余力設計好看的款式的時候。因此中方提供的那些樣品,很多都作為珍貴的獎品分發給各個單位了。
另外,蘇聯的自然條件事實上就不太適合發展紡織工業,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紡織工業仍然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產業,蘇聯的人口情況沒有那個余裕。
“聽說這種衣服之後能有得買,到時候我給妳挑壹副,不然的話妳那套單位發的衣服還要穿多久呢?”
“這沒關系,我們家也沒有那麽多正式場合需要出席。”
“怎麽會沒關系呢,妳呀,只要有酒喝就什麽都不顧。”
米涅娃小小地抱怨了壹下丈夫對酒水的強烈愛好,她本人也經常喝酒,不過沒有別連科那麽頻繁。她其實不太喝得出不同酒之間的區別,不過今天的這瓶酒確實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今晚招待客人就用不了了呢。”米涅娃看著桌子上已經見底的玻璃酒瓶說道。
“不知道下壹次還能不能拿到,說不定會有機會的。”別連科戀戀不舍地給自己倒上最後壹杯,這酒剛喝的時候還沒什麽,不過後勁非常的足,他現在都覺得眼前搖搖晃晃的。
最後還是米涅娃幫他把酒倒好,別連科壹飲而盡。
“對了,妳有聽說嗎,之後城內會新開幾家特別商店,專門供應從外國進口的特供商品。”
“有這件事嗎?我們單位沒有談這種事情,至少沒有人和我說過。”
“那是因為妳整天只知道工作,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的,據說商品是從我們的盟國進口的,真難想象會是什麽樣子的東西。”
“到時候我們去看看就好了。”
夫妻二人的薪酬很高,他們平時也會時不時地有機會拿到壹些特供物資,因此對那些傳說中的進口商品很感興趣。畢竟在這種保障條件下,他們的多余薪酬不用來消費也沒有什麽意思,能有更多的選擇無疑是壹件好事。
目前還只有莫斯科和少數幾座大城市的群眾有機會見識到這些從遼寧省來的未來商品,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蘇兩國商貿協定的進壹步推動,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會通過兩國之間的鐵路乃至航線被送到蘇聯的各個地區。而蘇聯本身的經濟結構轉型在可預見的未來裏,也能提高蘇聯群眾的收入水平,並促使其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斯大林等人很欣慰地看到,蘇聯群眾對這些中國制造的認可度非常高,不過也對蘇聯自己的民用工業感到壹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只要目前的這種情況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或許蘇聯在原本歷史上崩潰解體的壹個重要隱患就能消失。
蘇聯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之後蘇聯整體的社會需求也會在這種刺激下水漲船高,中國通過這樣的國際貿易獲得了急需的物資和原材料,並與蘇聯結成了經濟上更加緊密的聯系,這種典型的雙贏合作在當今世界上已經很少見了。蘇聯領導層的期望自然是把這種雙贏理念推廣開來,使蘇聯控制下的另壹個隱患,也就是東歐諸國和邊緣加盟國也能穩定下來。
依照目前的趨勢,只要社會主義陣營保持鎮定,腳踏實地地逐步發展,西方陣營不戰自亂是遲早的事情。當西方國家的民眾看到蘇聯和東德的生活質量遠遠高於他們的時候,壹切有關“自由世界”的意識形態說法都將變得蒼白無力。
對中蘇兩國而言,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是社會發展中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對於美歐國家的領導人而言,這種事情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