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感激涕零
遼寧1950 by 過渡形態
2023-1-16 17:27
在1950年十二月月底的壹天,何應欽坐在蔣光頭的書房座椅上,心中感到惴惴不安。這是他在這幾個月裏第壹次受到蔣光頭的單獨召見,他不知道在這種風雨飄搖的局勢下蔣光頭為什麽突然要單獨召見他。
不過何應欽自覺沒有理由拒絕,自從大陸上的壹系列戰敗之後,逃回臺灣的何應欽壹直不怎麽受蔣光頭的待見。在蔣光頭恢復自己的“總統”職權之後,只給了當時閑賦在家的何應欽壹個戰略顧問的虛職,這讓他感到非常失望。
即便如此,何應欽依舊在國黨內部四處運作,企圖能夠在這裏東山再起,但是陳誠等人顯然不怎麽想看到他再次掌握實權,因此這件事也就壹直擱置下來。到了今天,明眼人都看得出海峽對岸大陸上的共產黨很可能就要登陸臺灣統壹中國了,深知自己當年犯下的罪行的何應欽為此焦慮不已,也沒心思謀求起復了。
正當何應欽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的時候,蔣光頭打開書房的門走了進來,臉上還帶著何應欽已經很久沒見過的微笑。
“敬之,近來可好啊?”蔣光頭竟然率先開口打招呼,這更讓何應欽感到無所適從了。
“最近很好,多謝總統關心!”好在雖然激動,但是何應欽也沒忘了趕緊起身回話。
蔣光頭見他起身相迎,便把何應欽帶回到座位上,自己也坐在旁邊,照例有壹名侍從端了壹盤茶葉和開水進來。在侍從出門並把門關好之後,蔣光頭先是給自己倒了壹杯白開水,然後稍微喝了壹口潤嗓子。
“最近這天氣也涼了,妳住的地方我知道,比較陰冷,要註意身體保暖。”蔣光頭看向何應欽,如此這般客氣使得何應欽感到難以招架,之前蔣光頭可從來沒有對他這麽客氣過。
“多謝總統,總統今天找我前來是有什麽事情,鄙人壹定盡力!”
見何應欽這個態度,蔣光頭滿意地點了點頭,並開口問道:“妳是總統府的戰略顧問,說說看現在我們面對共匪的形勢怎麽樣。”
這個問題壹下子就把何應欽問住了,由於在來到臺灣之後壹直被閑置,他當然不知道最近兩岸局勢的變化是有什麽樣的深層次原因在內。不過通過他的同僚故舊,何應欽還是了解到現在國黨在臺灣島上面臨的形勢有多麽的危急。
正打算和蔣光頭說點車軲轆話的時候,何應欽又想到,自己之前壹段時間裏壹直被蔣光頭冷落,也沒能得到第壹手的消息,今天蔣光頭叫自己過來難道真的就為了探討壹下兩岸局勢?他覺得蔣光頭肯定另有事情要和他們說,他之前也聽說有不少黃埔系的高層被叫到仕林官邸這裏和蔣光頭單獨會談,包括陳誠、胡宗南等人。
“共匪近來壹時勢大,但鄙人認為他們終究只是虛張聲勢,或者在蘇聯人的幫助下狐假虎威。我軍在臺灣島上還有百萬雄師,只要在國際上爭取廣泛的支持,孤立共匪。待以時日,等到共匪無力支持,我軍便可以壹雪前恥,光復大陸。”何應欽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還是拋出這壹套國黨高層將領的“標準格式”來回答蔣光頭的問題,畢竟他已經認定蔣光頭今天叫他來要說的肯定不是這件事。
不過,何應欽發現蔣光頭在聽完他的話之後既沒有做做樣子,壹臉欣慰的微笑,也沒有表現得壹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斥責他。何應欽當然不知道蔣光頭已經把今天的這套流程在幾個不同的國軍高層身上做過好幾遍了,幾乎每壹個人的回答都是這壹套,讓他感覺極其失望。
“妳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最近局勢有些變化,我們的美國盟友那邊出了點問題。”蔣光頭決定盡快把話題引入正軌,他今天找何應欽過來確實不是為了討論軍事問題,畢竟現在這個局勢也沒什麽必要處理這種問題了。
而聽到這句話的何應欽也沒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畢竟美國人的艦隊離開臺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還知道對岸的共產黨已經不知道從哪裏搞來了壹了些強大的軍艦。大多數國黨的軍方人員都知道臺灣沒有美國人幫助的話是守不住的,但是沒人敢公開提出來。
“總統知道其中的內幕嗎?”何應欽對現在這種情況頗為好奇,尤其是現在國際電臺上關於大陸上的各種消息到處亂飛,被蒙在鼓裏的他迫切想知道真相。
“妳之前說的沒有錯,共匪確實是靠著蘇聯人在狐假虎威。美國人在朝鮮半島上因為蘇聯人的幹預吃了敗仗,現在美蘇兩國之間局勢非常緊張,美國人的艦隊就是跑回他們的本土去了。”蔣光頭壹臉嚴肅地向何應欽說謊,畢竟他很確定何應欽沒有其他的消息來源。
“果真如此?那就是說,東京灣的事情也是蘇聯人幹得?”何應欽覺得恍然大悟,他並不了解美蘇兩國的具體情況,因此對蔣光頭的這套說辭深信不疑。
蔣光頭閉著眼睛點了點頭,同時又拿起自己的水杯喝了壹口水,何應欽見他這個反應便更加緊張了。如果美國人是因為蘇聯人的原因撤出了他們的第七艦隊,那就意味著對岸的共產黨可以在蘇聯海軍的幫助下登陸臺灣了。在這種情況下,島上的國軍能夠堅持多久就很成問題了。
不過何應欽在蔣光頭面前自然不敢說這種話,他現在在心裏默默考量著自己該怎麽辦才能躲過共黨。
見到何應欽如此緊張,蔣光頭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如今的臺灣島雖然是我中華民國的戰略要地,但是現在看來,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共匪依靠蘇聯人的勢力登陸臺灣。我不忍心看到中華兒女在外國人的唆使下刀兵相見,血流成河啊。”
聽聞此言後,何應欽感到有些驚訝,蔣光頭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了,他不打算在臺灣島上死守。那樣的話,如果蔣光頭想要投降也不必找自己來商量,看來他是打算逃出臺灣到國外去了。
有關國黨高層在密謀通過秘密途徑逃離臺灣島的消息最近壹直在臺北流傳,但是沒人能夠證實這樣的消息是否屬實,畢竟這種話說出去就是“擾亂軍心”,肯定得被蔣光頭槍斃掉。何應欽由於被排擠到核心權力圈之外,自然不可能接觸到蔣光頭等人的秘密計劃,但是他自己也不是沒有尋找逃出臺灣的渠道。
畢竟就他在幾十年前幹得那些破事,共產黨上島抓住他之後,碎屍萬段都算是大團圓結局。但是何應欽左找右找也找不到有什麽辦法能離開臺灣島,自從上個月的變故發生之後,所有來往於臺灣和外界的海上與空中航線全部停止了。高層對外的宣稱是軍演戒嚴,但是稍有途徑的人都知道這是被對岸給封鎖了出路。
“總統是如何打算的?”何應欽決定直接向蔣光頭提問,畢竟他了提出這個話題,說不定是要讓自己參與到傳說中的秘密逃跑計劃裏面了。
“我認為,現在黨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保存力量,到安全的地方去發展,以求在國際形勢安定的時候,反攻大陸,光復我華夏故土。”蔣光頭直言不諱地對何應欽坦白了自己逃跑的心思,畢竟在他看來現在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聞言之後的何應欽大喜過望,既然蔣光頭這麽說,那就意味著自己應該也是“保存力量”裏面的壹個。只要能跟著蔣光頭跑到國外去,不被共黨逮捕的話他何應欽就沒什麽好怕的了。到時候就算在國外沒有勢力,生活困難,也比留在臺灣讓共黨抓住殺頭好得多。
“總統打算保存多少用來復興黨國的力量?”何應欽語氣中帶著興奮,這讓蔣光頭感到胸有成竹,之前的每壹個被叫到這裏商談此事的國黨高層基本都是這個反應。
“這件事情目前還是機密,但是我考慮到敬之妳以前為黨國立下汗馬功勞,將來也會是復興黨國的棟梁之才。因此,我現在問妳,願不願意跟著我到海外去,為復興中華從頭來過啊?”蔣光頭說得壹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讓坐在壹旁的何應欽好不感動。
“在下壹定萬死不辭,以報總統知遇之恩!”
於是,蔣光頭從自己的書桌抽屜裏面,拿出了壹個文件袋,上面印著“絕密”的印章。他將文件袋遞給感激涕零的何應欽,然後叮囑他在行動開始之前千萬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包括何應欽的家人在內,不然的話不僅不會讓他跟著離開,還暗示說要滅口以儆效尤。
在聽了蔣光頭的話之後無比激動的何應欽也顧不得考慮為什麽蔣光頭會有辦法在對岸的全面封鎖之下逃出臺灣,只是壹直向蔣光頭賭咒發誓,說自己無論到哪裏都會緊跟校長左右萬死不辭。畢竟深處絕境之下的何應欽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他相信以自己的軍事才能,蔣光頭必然不至於坑他。
在何應欽乘車離開之後,蔣經國又來到了書房裏面,此時蔣光頭正坐在自己的書桌後面翻看他的日記本。
“父親,事情基本都辦妥了,下周就可以出發了。”蔣經國小心翼翼地說道,他知道蔣光頭壹般不喜歡別人在他閱讀的時候進行打擾。
“嗯,我知道了,妳幹的很好。”蔣光頭稍微點了點頭,但是並沒有看向站在門邊的蔣經國。
“還有就是,現在外面有些消息在流傳,我怕這樣下去的話可能會多生事端。”
蔣光頭當然不是那麽好心要讓何應欽這種已經被排擠的黃埔系將領跟著他,浪費原本可以裝更多美元黃金的噸位。他這幾天召見了十幾個不同的國軍高層,給他們安排派了幾套不壹樣的逃跑方案。這些方案到時候都會得到執行,但是和計劃書上不同的是蔣光頭將不會和他們中的任何壹個人壹起走,而是會安排壹個替身。這群國軍的高層將領就是為了保證蔣光頭本人能夠逃出生天的誘餌而已,他在會見他們的時候都說必須要嚴格向其他人保密,否則的話到時候就不帶上他們。
另外他也在壹次秘密會議上向包括之前那幾個人在內的壹群國軍高層說要執行壹次大規模的逃跑行動,讓整個國軍高層都有機會出逃。這壹舉動使得那些被單獨召見的國軍高官對蔣光頭的計劃深信不疑,畢竟蔣光頭已經準備好壹群誘餌了,那他們肯定就是真的能夠和蔣光頭壹起離開的那批人。
不過這麽做的後果就是,果然有不少人從各種途徑得知了這個逃跑計劃的細枝末節,這使得國黨內部的其他人紛紛出現猜忌之心。另外對那些沒得到消息的國軍軍官而言,這壹情況對他們造成了強烈的打擊,士氣壹落千丈。
蔣經國擔心的是,在這最後的短短幾天時間裏,如果蔣光頭等人要逃跑的消息被下層官兵知道的話,那肯定會引起士氣的大崩潰,沒準還會發生可怕的兵變。到時候要是有壹兩個軍長打算提刀上洛,和蔣光頭等人痛陳利害的話,那他們的計劃就算是徹底完蛋了,要是共黨趁此機會發動突襲,島上的人壹個也跑不了,說不定還會有人想要拿他們父子倆的人頭去和共黨換壹個免死金牌。
“嗯,我知道,到時候我去安撫壹下其他人的情緒,妳不要驚慌,最後的這幾天時間要好好安排。轉運黃金和文物的時候不要引起註意,千萬記得要隱蔽行事!”
“好的。”蔣經國答應壹聲後便退了出去,並且把門帶上。
最近壹段時間蔣經國壹直在負責這個秘密計劃的具體實施,要把“國庫”裏面的黃金和美元都悄悄地運走實在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們轉移這些東西的動作確實沒有引起別人的註意,畢竟臺灣島上沒幾個人敢為難他這個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