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招工入廠
遼寧1950 by 過渡形態
2023-1-16 17:27
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籌備之後,在山東沿海某地,壹座小規模的公立化肥廠終於在五月份的時候正式落成,並在當地的城鎮中招募了工人。和化肥廠同時建立的還有小規模的水泥廠、制磚廠等縣級的基礎產業,雖然按照後世的標準來看,這些采用了遼寧省臨時打造的簡單設備的小型工廠屬於要淘汰的落後產能,但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來看其實並不那麽落伍,也和當前各地區的實際需求相符合。由於全國各地的物流能力還處於非常低級的狀態,因此化肥農藥、建築材料這些工業產品不能采用大型工業基地集中制造的方式,只能暫時讓各地自己解決。
為了運轉這些小型工廠,遼寧省自然有專門的培訓學校來培養技術骨幹,經過幾個月時間得嚴格教育之後,配合上遼寧省外派的有經驗的產業工人,新中國第壹批縣級小型工業基地便有了人才基礎。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問題有中央來解決,而地方政府也要負責工業用地的事宜,好在這個時代的無人荒地還比較多,征用工業用地並不麻煩。而正式開工之前的最後準備,也就是招募普通工人,這壹任務也在各地宣傳小組的努力下順利完成,無論是城市中還是農村裏的群眾都非常熱衷於到工廠進行工作。
原本在某地農村裏面務農的退伍戰士劉春就是成功應聘為當地首批產業工人的人之壹,由於在解放戰爭時當了兩年兵,劉春成為了村子裏少數有點文化的青年人,而且身體健壯又紀律性強,正是這個時代能培養為產業工人的優先人選。當然了,劉春應聘化肥廠的工作也不是完全壹帆風順的,至少他的家裏人就不是那麽的放心。
“爹,妳就放心吧,那化肥廠是咱們共產黨辦的新式廠子,不是以前的那種。俺去上班的話,每個月能賺好多錢,家裏很快就寬裕了,三弟和小妹上學也就有著落,這是大好事呀。”劉春在自家的土房子裏面和老爹劉大柱隔桌而坐,和當過兵吃了兩年飽飯的劉春不壹樣,壹輩子在農田裏幹活的劉大柱身材瘦小、駝著背、皮膚黝黑,手裏還拿著壹根水煙的煙鬥。
聽過劉春的話之後,劉大柱抽了壹口水煙,皺著眉頭說道:“妳以前去當兵,俺和妳娘都給妳送過去,那是因為俺和妳娘知道,共產黨的部隊是給我們老百姓打仗的,打贏了咱們的好日子就有著落,妳命好,打了兩年仗還平平安安回家了,都很好。現在共產黨給咱們家分了田地,還有人下來教咱們種地,給分種子分農具,妳說妳為啥不在家裏安安穩穩地把咱們家的田種好哇?妳當過兵,咱們家分的地還好上壹點,這眼看著好日子就要來了,幹啥還要去工廠裏裏面幹活兒呀?妳萬壹出了啥意外,我和妳娘要怎麽活呀,妳連媳婦兒都還沒娶呢!”
劉春知道自己的老爹為什麽不願意讓他去工廠當工人,他們這處村子在解放前就出過幾次年輕人去外面打工,最後要麽杳無音訊、要麽拖著壹身病痛回鄉死去,這使得他們村和周圍其他幾個村子不太壹樣,老人們都不想自家的年輕人去工廠幹活。另外就是,土改惠及當地之後,家家戶戶都分了田地,現在中央派來了農技員,也讓村幹部們去北方培訓,今年的莊稼在新技術的照料下漲勢格外喜人,想法比較保守的村民們都不希望自家孩子出去冒險。
鎮子裏的宣傳組來村裏面宣傳招工政策的時候,特地強調了今年招工會比較側重農村人,只要報了名就有很大概率能選上,另外還舉還例說明了去當工人對比在村裏務農的好處。年輕人們聽了宣傳都很激動,不過真到了報名的時候卻沒有太多人報名,原因就是家裏人出於各種原因的反對,劉春也是自作主張報了名的。
“唉,爹啊,俺以前和反動派打仗,槍林彈雨都活過來了,在工廠裏面做工還能怎麽危險呢?工廠裏面又沒有槍子兒和炮彈,而且幹六天活兒能休息壹天呢,每天也只要幹四個時辰,俺之前也給您算過賬了,我去做工,比起在家裏面種田,每年能多賺壹倍多的錢呢。”劉春繼續勸導自己的老爹。
“俺都知道,但是妳想想村頭老吳家裏的老大,前幾年也是這樣讓人招去南邊做工,回來的時候被人打斷了壹條腿,連壹分錢都沒賺到......”劉大柱還是對解放前的事情念念不忘。
“現在是共產黨的天下啦,也是咱們老百姓的天下,俺要去的那都是國家的工廠,不會出這種事情的。”劉春說道。
事實上,劉春知道去工廠做工還是有壹定的風險的,招工宣傳人員在他們去應聘的時候就有提醒,化肥廠可不像在田地裏面種田,如果不嚴格按照安全規章工作、不嚴守工廠紀律的話,無論是重傷致殘乃至是事故死亡都是有可能的。不過劉春作為壹位退伍軍人,有充足的信心認為自己能夠嚴守紀律,也不害怕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危險。
工廠的待遇也非常的吸引人,不僅能夠做六休壹,而且勞動節、國慶節和傳統節日都有放假,時不時還能有福利分發,日常工資也很有說服力。最重要的是,宣傳人員跟他們講解了壹種此前從未聽說過的制度,也就是社會保障制度,只要進廠做工,就能獲得壹種被叫做“保險”的儲蓄,以後可以用來翻新家裏的房子,生病的時候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去醫院看病,以後退休了還能定期領到養老保險和退休金。村裏的老人們對這種福利待遇完全不敢置信,農村向來講究“養兒防老”,沒聽說還能讓政府給幫忙養老的。
而劉春他們還不知道的是,目前中央制定的基層勞動政策還只是緊張時期的權宜之計,工業建設的任務非常緊迫,因此在這幾年還不得不像原歷史上的那樣采用做六休壹的工作方式,之後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規模擴大,雙休日和更多的福利、節假日都會逐漸普及開來。除此之外,像化肥廠、化工廠之類危險性高的工業部門,將分發額外的補貼,並提高醫療保險的公費繳交比例。
好說歹說壹陣子之後,劉春終於讓自己的老爹松了口,不過劉大柱也不是完全放心下來。
“妳去做工可以,不過要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壹定要馬上辭了,咱們家的這幾畝地夠養活壹大家子人,咱們也不要大富大貴,安安穩穩就好。”劉大柱壹邊抽著水煙壹邊說道,他知道自己今天不答應的話,劉春還會繼續勸他的,當年劉春要去當兵就是這樣。
“那好,俺壹定會小心,到時候俺賺了錢,還得給咱們家這個屋子翻壹翻,到時候肯定讓爹和娘頓頓吃上肉。”劉春見到自己的老爹終於同意,開朗地笑著說道。
原本劉春的老娘也是不願意答應的,不過她和劉大柱壹樣,耐不住劉春壹遍又壹遍地勸說。兩位老人在劉春出發去鎮子上之前,還拿出自家僅有的壹點點積蓄,讓劉春在廠子那邊不要委屈自己。劉春本想拒絕,不過劉大柱堅持說今年壹定會有很好的收成,這點積蓄很快就賺回來了,讓劉春先不要擔心家裏。
“妳去成家立業,俺和妳娘也有面子,就是記得經常回家來吃飯,俺看妳那化肥廠離咱們家也不是很遠。”劉大柱在送劉春去報道之前說道。
“爹,妳就放心等俺的好消息,俺壹有時間就回來幫妳和二弟幹活兒。”劉春像以前當兵時那樣,背著自己的行李,穿著壹雙新做的布鞋,在村口和家裏人道了別。
當天下午,劉春和其他幾個村子的青年們步行走到了鎮子上,搭上了縣裏為他們準備的卡車,並在不久之後抵達了工廠的廠址。剛剛從卡車上跳下來,劉春就讓眼前這座“巨大”的工廠給震撼住了,他當兵的時候沒有打過大城市,自然沒怎麽見過大工廠的樣子,不過依照這個時代的標準,這座縣級的小規模化肥廠實際上也是大型工廠了。
隨後,劉春發現工廠報道的程序和當年在部隊裏面很相似,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有壹張在村子裏就填好的預登記表,現在在工廠的大門門口有壹個登記處,他們排著隊在登記處前面提交預登記表,完善個人信息,然後就能領到壹套嶄新的生活服裝以及鋼制的臉盆、水杯等等個人生活用品。至於工作時的制服,是要在上班的時候去換衣間穿的,個人不用自己打理工作制服。
當所有人登記完成之後,他們便成為了見習工人,將在之後的壹段時間裏接受工作培訓,然後才能視個人意願和綜合表現轉正為正式工人。當然了,見習期見的工資是按照正常水平發放的。新任的廠長是壹位從遼寧省調過來的老練幹部,壹輩子都在國營工廠裏面生活工作,他很熱情地對見習工人們演講了了歡迎致辭。
“大家以後就都是壹家人了,也都是新中國的勞動者,是光榮的產業工人!等壹會兒我們會帶大家去看壹看集體宿舍,大夥兒也要趁有時間的時候認識壹下自己車間勞動小組的搭檔和同事......”廠長雖然是壹位老練的技術工兼領導幹部,但歡迎致辭和演講這種任務並不怎麽熟練,講起話來也比較亂。所幸的是,見習工人們並沒有因此就忽略這位廠長的話,他們在廠長說完之後主動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當天晚上,劉春和其他的見習工人們被帶到工廠的大食堂裏面,他們在這裏被分為不同的勞動小組,將來將進入不同的車間進行工作。工廠也在這裏為他們準備了壹頓豐盛的歡迎晚宴,讓他們能夠大魚大肉地吃上壹頓。
吃完晚飯之後,廠長和其他工廠領導開始為劉春他們講解壹些在我黨的新式工廠中將會有的壹些特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工廠的民主體制,工人們將有多種渠道向領導機關反映基層的問題以及工人集體的需求,工廠的領導層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有效的回應。另外還有勞動獎勵機制和休息時間的各種學習娛樂活動,勞動小組有既定勞動指標,超額完成任務將得到的不僅僅是勞動模範這些榮譽稱號,還有實際的獎金和獎品,工人們在休息時間可以組織各種文娛活動,工廠設置有學習室、圖書室、小型體育館和操場,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運動器材都是現成的。
相比原歷史上的的國營工廠,劉春他們進入的這種小規模縣級工廠在名義上的福利比較少,但是實際上能到手的福利肯定會更多。工廠將不會負責額外的社會職責,畢竟教育醫療住房這些社會服務要由其他專門的部門負責,工廠作為單純的生產單位不必要去額外承擔這些成本。
“光是我在這裏給大家講,估計大家壹時間也不好理解,不過我相信大家在之後的工作生活當中,壹定能很快適應我們這裏的。”講解得口幹舌燥的廠長說到這裏,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打喝壹口,然後對著食堂裏面的眾人大聲說道:“在這裏預祝我們工廠順利生產,預祝大家之後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工人、技術人員和領導組織人員壹齊用掌聲回應了廠長的話,食堂裏面的氣氛壹下子熱鬧起來。
“另外,大家等壹下有時間的話,可以到操場那邊去,我們今晚還準備搞壹個露天晚會,大家聚在壹起唱唱歌跳跳舞,明天的時候要拿出好心情,迎接我們工廠的第壹個工作日,好不好啊?”
“好!”